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騰飛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此全球經濟奇跡令國人深感自豪。然而在足球運動領域卻呈現截然不同的景象:2002年中國隊雖歷史性躋身世界盃決賽周,卻在小組賽中三戰皆墨,失9球且未進1球,表現令人失望。
2003年官方頒布《中國足球十年規劃》,提出職業聯賽發展指標;翌年中超委員會成立,標誌著中國足球進入職業化新階段。2015年2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通過《中國足球改革總體方案》,提出50項改革措施,設定短、中、長期目標,包括申辦世界盃、男足躋身世界強隊等宏圖。
然而中國足球發展始終停滯不前。內媒普遍指出癥結所在:管理體制僵化、監管缺失、黑幕交易、青黃不接等結構性問題。既得利益集團盤根錯節,改革阻力重重。近期中超賽場更頻現挑釁辱罵、暴力衝突等亂象,中足聯聲明譴責「無底線侮辱謾罵嚴重玷污足球文明」,使本已舉步維艱的足運更添陰霾。
作為擁有14億人口的世界大國,中國在足球領域的表現與其國際地位極不相稱。短期內欲實現重大突破恐非易事,當務之急應是夯實基礎建設。近年興起的「中超」與「村超」現象,展現民間足球熱情未減。
「村超」即貴州鄉村足球超級聯賽,2023年由榕江村民自發組織。這場草根賽事意外引爆全民關注:參賽者皆為當地村民,獎品極具鄉土特色,單場吸引逾5萬觀眾。民族歌舞與足球競技交融,形成獨特的足球嘉年華氛圍。相關網絡話題閱讀量逾2.2億次,抖音標籤視頻播放量更突破31億次。
筆者建議中國足球發展應採取務實路徑:
一、深耕地方聯賽體系(省、市、縣、村多級賽事),推動足球普及化,如構建大灣區9+2城市聯賽,讓全民參與「快樂足球」。
二、與周邊國家共建區域性聯賽,如東盟足球賽、中亞北部聯賽(哈薩克、烏茲別克等),循序提升競技水平。
三、引導新興產業支持足球發展,例如此前報道比亞迪擬與足協簽署5年贊助協議,並組織青少年赴德交流比賽。《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榮譽會長 廖錦興》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照顧者壓力大 情緒出現問題應找心理醫生!嘉賓:「雖然很貴,但是值得的,他救了我一命!」►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