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7/07/2025

日本加息牽扯全球資金流向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陶冬

    陶冬

    持有美國猶他大學經濟學博士、碩士及北京外國語大學學士學位。他對亞洲地區的經濟極有研究,尤其對中國經濟的見解更爲深入。陶博士曾就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及2004年中國宏觀調控等問題作出前瞻性分析和預警。陶博士過去於多家國際及知名的金融機構出任亞洲區經濟研究部及中國研究部主管,工作地點遍及中國、美國及日本,自1994年起獲派駐於香港任職。

    陶冬天下

    每周更新

  上周是鮑威爾受難日。白宮對聯儲局主席鮑威爾的系統性攻擊變本加厲,務求逼迫聯儲局減息,不過債市對此反應不大,2年期國債收益率不跌反升。美股則在大型公司的盈利支持下繼續走高,日港股表現良好,A股亦有進帳。美元指數略有下滑。油價、金價同告回落,比特幣高位下滑。日本執政聯盟在上議院選舉中小輸算贏,石破茂政府隨即與美國達成關稅框架協議。

 

  特朗普近日視察了聯儲局的裝修工地,並公開指摘他們工程超預算,鮑威爾冷靜地作出了回應,凸顯出美國最高權力者與貨幣政策制定者之間的角力。工程超標經常出現,白宮的真正目的是通過非常規施壓,迫使鮑威爾減息。最高法院最近判詞之下,白宮任內解僱鮑威爾的機會不大,但會用盡方法騷擾他。

 

  白宮襲擾戰術效果如何,本周FOMC會議上可見分曉。筆者相信7月減息機會甚微,市場定價看來也如此認為。近日才有一些國家陸續與美國達成關稅共識,包括歐洲等多數國家尚未完成談判,而關稅生效最早是8月1日,也可能進一步延遲。聯儲局有足夠理由繼續觀察,白宮的攻勢只會增加鮑威爾聯儲局多數人的抗拒心態。

 

  但是也必須看到,聯儲局去年啟動大幅減息時,美國的通脹遠高過目前水平。近來房租和其他服務業價格的下降,或許可以對沖關稅增加所帶來的商品價格上漲,同時經濟在溫和下滑中。這個場景,其實是可以減息也可以不減息,聯儲局有空間選擇其一,球在聯儲局的場上。

 

  本周FOMC議息結果,也許要讓白宮感到失望。FOMC多數成員在利率走向上均持觀望態度,他們應該會主張繼續按兵不動。不過有少數人認為關稅對價格的影響比初時預期為小,其中理事沃勒幾乎肯定會提出異議,副主席鮑曼會不會公開分歧則未知。筆者預期最終決議還是不調整利率,記者會則可能被聯儲局大樓翻修成本所干擾,鮑威爾會對此作辯護,但試圖將焦點拉回到經濟議題上。

 

  以目前美國經濟的狀態,利率回歸中性水平的主張是合理的。貨幣政策過於抑制性,對經濟和就業市場不利,也可能醞釀金融風險。這是當初聯儲局開啟減息周期的理由,也應該是最終重啟降息的主要原因。橫在聯儲局面前的障礙,是關稅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從美日協議來看,關稅戰最終的平均有效稅率,或遠低過4月2日「解放日」提出的水平,對物價的衝擊也許溫和。

 

  基於此邏輯,筆者預計聯儲局9月開始減息,最多拖到10月。今年降息兩次,每次25點。此時更重要的判斷,恐怕是明年的降息路徑。哪怕鮑威爾任內的減息時機存在不確定性,下一任聯儲局主席一定是白宮意志的堅定配合者,明年5月之後政策利率會迅速滑向2.75厘的中性水平,不排除低過中性水平的長期趨勢。明年政策確定性,筆者認為很高。

 

  美日關稅談判達成了初步意向,但是細節仍在談判中,雙方對條款內容的解釋有相當差距。在筆者看來,本次日本談判代表赤澤亮抵達華盛頓第一天就完成了部長級談判,分明雙方在之前已經達成了共識,只待日本上議院選舉結束後再公布,避免協議衝擊選情。此時達成協議,需要首相石破茂留任直至協定成為正式文件並被簽署。這是戀棧的石破茂之如意算盤,也是筆者之前的預估。

 

  然而,儘管石破茂不願退下,筆者相信他留任的機會不大。石破茂成為首相,本來就是自民黨內鬥下的意外,現在高市早苗和小泉進次郎已經虎視眈眈了。下一任自民黨黨魁,必須有團結黨內人士的魅力、有足夠派閥的支持、善於和在野黨溝通(甚至拉進執政聯盟)、阻擋新崛起極右政黨的衝擊。筆者看好高市早苗的機會,並認為日本會成為美國重塑產業鏈的關鍵一環。

 

日本央行料會重啟小步快加的加息模式,將吸引日本資金班師回朝。(AP)

 

  另外一件發生在日本的事情,同樣帶有分水嶺意義。日本國債遭遇拋售,10年期收益率突破了1.6%,這是2008年4月以來的新高。日本通貨膨脹不知不覺間,已經成為G7國家中最高的了,日本央行需要推進利率水平正常化,而且需要加速。由於關稅戰,日本央行暫停了加息程序,但是市場預期已經走到了前面,日本的資金成本已經大幅走高,僅上周就上漲了超過10個基點。

 

  日本央行面臨著三難:1)CPI停留在3%水平,對於長期處在通縮狀態的日本來說是很高的,央行必須推進貨幣環境正常化;2)生活成本不斷上漲,引起居民的不滿,這不僅帶來社會和政治壓力,更弱化了消費信心;3)日美關稅談判仍存在許多不確定性,連進口美國大米的額度何來都出現了羅生門,這使得央行決策左右為難,留意本周例會後央行行長在記者會上的說法,可能暗示10月加息。

 

  短期躊躇姑且不論,但是首先,筆者認為過了這兩個月後,日本央行應該會重啟小步快加的加息模式,政策利率在未來12個月,可能上漲100點以上,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明年上半年超過2%。其次,2%的國債收益率對於資金流向意義重大。日圓套利交易的數量已經大幅減少,但是仍有巨量日本資金滯留海外收息。

 

  日本民間部門大約有4.4萬億美元的資金存續海外,主要以債券、貨幣基金或股票的形式投資於海外資產。由於日本長期實施零利率政策,它們曾經是最穩定的一股資金勢力,但是未來隨著日本加息、美歐減息,日本資金班師回朝的可能性很高,而且可能加速。此趨勢對於全球資產價格是一個衝擊,對於日圓匯率和日本股市則是利好。

 

  本周有七個焦點:1)美國7月非農就業數據,預期16萬,較上月大幅反彈,支持聯儲局不減息立場;2)美國第二季度GDP數據,預料增長2.6%(上期-0.5%),不過數據被關稅戰所帶來的進口暫停所扭曲,最終國內需求大約在0.6%上下;3)FOMC會議,估計利率維持不變,理事中可能有兩張反對票,鮑威爾強調觀察關稅戰影響;4)歐元區第二季度GDP,預計增長為零(上期0.6%),關稅戰衝擊信心;5)日本銀行例會,相信政策利率保持在0.5厘不變,記者會上或許會暗示10月重回加息;6)自民黨黨魁選舉應該有細節浮現;7)中美第三輪貿易談判在斯德哥爾摩舉行,估計談判取得進一步進展。

 

本文純屬個人觀點,不代表所在機構的官方立場和預測,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精選影片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