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銀行恒生(00011)大裁員引發熱議,除了內房資產質素轉差及經濟低迷等宏觀因素外,也與集團重組及業務調整等有關。雖然本港最新失業率由3.2%升至3.4%,但隨著港元跟隨美元轉弱,相信失業率只會微升,不至於顯著惡化。
恒生今次裁員緣於多項因素,不少港銀均受累於近年內房爆煲,而緊接2019年社會運動後,新冠疫情爆發,經濟持續低迷6年,即使有實力的公司,彈藥也會減少。企業一般都會定期檢討編制,面對母企滙控(00005)高層架構精簡大勢,恒生也難獨善其身,
據報,恒生是次裁員涉及後勤支援部門、策略及企業發展部等,部分職位被科技代替。雖然AI看似新概念,但資訊科技發展至今已長達20-30年,某些工作崗位逐漸被淘汰,但暫時只限於基層及文書等工作,尚未能替代高級職位。
經濟疲弱疊加內房壞帳,本港不少銀行都受影響,惟各行情況不同,估計銀行裁員不會蔚然成風。近日熱錢流入,拆息回落,期望可帶動經濟好轉,利好各行各業。
*負資產數字不會超越沙士時*
今年首季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宗數達40741宗,按季增加2352宗或6%,創03年沙士後22年新高。雖然有人擔心銀行裁員可能激發負資產增加,但樓價對利率特別敏感,拆息近日回落,屬利好因素,有助減輕供款人負擔。過去一段時間,因疫情影響賣樓活動,發展商積存貨尾,疫後需減價促銷,加上樓市供過於求,未來3-4年,每年供應超過10萬,均令樓價受壓,現時只有期望高才通、優才通等計劃可以增加需求,若「購房互聯互通」得以落實,將可鼓勵內地人才來港置業,有助緩和負資產問題,相信負資產數字不會超越沙士時。
儘管經濟初步止跌回穩,但經過6年不景氣後,個別公司可能不能再拖,決定止蝕結業,隨著港元跟隨美元轉弱,北上消費的誘因可能略為減少,即使失業率可能稍微上升,也不至於嚴重惡化,因為本港經濟底子好,加上之前移民潮令勞動力減少,新引入的專才不會擔任基層工作,預計失業情況不會太惡劣。《南華證券副主席 張賽娥》
註1:本文為個人觀點。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送禮活動浪接浪!想緊貼著數活動消息?即Like etnet 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