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美國總統特朗普所賜,整個4月全球股市在貿易爭端的陰霾下反復震盪,恒生指數全月下跌4.3%。但是縱觀全月表現,恒指呈現先抑後揚,也體現出市場對特朗普的行事風格及政策風險逐漸脫敏。
全球股市在4月的探底回升,實際上說明了金融市場對特朗普關稅政策投下了不信任票。繼中國持強硬立場,誓言「不跪」之後,歐盟宣布了對美國部分進口商品加徵報復性關稅。日本雖然與美國展開談判,但毫無進展。日本官方媒體報導,日方認為,美方「全面調整關稅」是達成協議的前提條件。目前在全球前四大經濟體形成一對三的局面下,特朗普撞到南牆,口風逐漸軟化。中方亦釋出一定善意,指正在評估美方的態度。令市場對中美以及全球關稅談判達成協議有所憧憬。
筆者仍然認為,中美之間會達成一定的協議,但過程將會較為曲折,而且這次的協議不會是一勞永逸。中美之間的貿易和經濟爭端將會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長期存在。但是此前幾周的中美博弈,筆者認為堪稱開啟新篇章的一役。因為此戰不僅讓全世界看清了中國的實力和決心,也讓西方陣營自我分裂。過去美國的盟友歐盟、日本都與美方割席。更重要的是,美方也認識到這樣的衝突對美國自身損耗巨大。美國金融市場出現了罕見的美元、美債、美股的三殺情況,反映美國政府信用在短時間內被大量透支消耗。從基本面上來看,美國媒體也警告,因為關稅障礙,美國超市可能在未來數周內出現供應短缺。所以這次特朗普立場軟化,與其說是他策略性後退,不如說是環境所迫,不得不退。
因此,筆者認為,4月初的暴跌將會是未來一段時期的技術性底部,雖然未來中美談判會有波折,但最壞的時間已經過去。中央政府會保持內外兼修,一方面,與非美國的交易夥伴擴大交流,維持外貿的穩定性,另一方面,大概率會持續刺激內需以消化因外貿受阻形成的供應過剩。建議繼續關注內需相關股票,以及現金流穩健的高息股。《華興證券香港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亞洲研究部主管 陳亞雷》
*筆者及其有聯繫者無持有上述股份任何權益
*本文內容僅代表筆者本人的觀點,不代表華興資本的立場或意見,且僅供讀者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分析或投資建議。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送禮活動浪接浪!想緊貼著數活動消息?即Like etnet 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