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環球金融市場變化莫測的時代,不少投資者開始思考:如果市場出現波動、資產縮水,個人的退休計劃會否受到影響?事實上,退休規劃不僅與財務息息相關,更關乎對人生的重新設計。近年來,無論本地還是全球,正興起討論退休的新趨勢,「65歲退休」的傳統觀念可能將成為歷史。
*財務規劃之外:更靈活的退休選擇*
過去,退休往往意味著「手停口停」,因此「活到老,做到老」被認為是很多人的選擇。但有研究顯示,雖然超過七成的準退休人士會為財務規劃做準備,但只有約四成人士在心理上做好迎接退休的準備。另外,許多人選擇退休的時機,並非基於達到某個儲蓄資產水平,而是因為達到人生的某個情感或個人的里程碑。這表明,退休規劃不僅僅是儲蓄的問題。
現代社會的變化帶來不同的可能性,正如科技與經濟的發展已經改變了我們的工作模式,人們對退休的願景也開始發生轉變。如今,退休不僅是「何時退休」,而是包括「如何退休」和「退休後的生活意義」。許多人甚至在職業生涯中選擇「微退休」,短暫休息以充電、進修或追求人生目標後再重新投入工作。
*退休不再是終點*
現代退休生活已從「安享晚年」的單一目標,變為更加豐富、多元的追求。很多人希望在退休後,繼續保持生活質素與健康,並追求成就感、個人成長以及社交生活。他們關注的不僅是物質條件,還包括心理上的滿足感和人生意義。
例如,有些人希望在退休後,重新投入職場繼續發揮所長;有些人則先選擇轉換跑道,以實現過去的職業夢想;還有人選擇創業,開拓全新的領域。退休不再是人生的終點,而是新旅程的起點。
*設計專屬的退休計劃*
正如每個人的職業生涯各有不同,退休計劃也應因人而異。突破「65歲退休」的框架,根據人生階段和投資需求,審慎考慮相關的財務與非財務因素,靈活調整儲蓄目標、投資策略和生活規劃,將是邁向理想退休生活的關鍵。《普徠仕多元資產部門投資方案策略師 沈文婷》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獨家優惠】親手炮製母親節&端午節海鮮盛宴!使用優惠碼享95折優惠!► 立即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