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近年積極推動應用清潔能源,特別在新能源車,令電池需求變得殷切。內地近年亦推出多項政策,支持電池行業發展。內地電池技術持續領先,利好內地電池出口到海外國家。因此,內地電池行業具增長空間。
*內地電池需求強勁增長*
內地近年提倡多應用再生能源,而新能源車正是一大應用,帶動電池需求增加。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資料,內地2024年新能源車銷量屬全球最高,達到1170萬輛。據資料研究機構高工產研行業報告,估計到2030年,內地的新能源車銷量將達到3210萬輛,期內年複合增長率達18.3%。新能源車的滲透率,預料將由2024年的45%,升至2030年的92.2%。在新能源車銷售持續增長下,預料有關電池的需求亦將明顯上升。高工產研行業報告估計,內地電池出貨量將由2024年的551GWh升至2030年的2014GWh,年複合增長率達24.1%。全球市場研究機構Global Market Insights估計,內地電池儲能市場規模將由去年的2233億美元,升至2034年的2.45萬億美元,期內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25.4%。從有關市場發展趨勢中可以看到,內地電池需求強勁增長。
*內地政策推動電池行業發展*
內地近年對電池行業的不同項目提供支持。據《證券時報》引述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工信部)關於《電子信息製造業2025-2026年穩增長行動方案》指出,提倡支持全固態電池等前沿技術方向研究。消息指,中國工信部計劃對2024年啟動的60億元人民幣固態電池重大研發專項進行中期審查,若效果理想,可能對有關行業再提供資金支持。另一方面,內地部分城市亦著手研究推動電池回收產業的發展。《證券日報》引述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的《支持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徵求意見稿)》指出,內地電池生產企業及新能源車生產企業,需為動力電池退役後循環再用作準備。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電池回收利用委員會產業研究部預計,內地今年動力電池退役量將達82萬噸,到2028年將超過400萬噸,而行業產值將達到2800億元人民幣,電池回收產業大有作為。
*內地電池行業成功開拓海外市場*
《中國能源報》引述中國海關總署數據指,今年上半年內地電池出口總額達341.02億美元(約2450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25.14%,創歷史同期新高,且電池出口數量達21.56億件,按年增長17.6%。當中,德國成為內地電池出口金額計最多的目的地,今年上半年已經超過65億美元,按年增長11.5%。此外,值得留意的是,內地出口電池到沙特阿拉伯、澳洲、匈牙利及智利等國家的金額,按年增長超過一倍以上。數據反映內地電池行業成功拓展新興市場,因此內地電池行業未來仍具開拓海外市場的空間。
資料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高工產研、Global Market Insights、《證券時報》、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資訊製造業2025-2026年穩增長行動方案》、證券日報、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支持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徵求意見稿)》、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電池回收利用委員會產業研究部、《中國能源報》、中國海關總署
《中國工商銀行(亞洲)證券業務部分析員 葉澤恒》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並無持有上述股份。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藝術的力量:就算不擅長用語言去表達自己,但可以通過顏色及筆觸,自由地表達內心世界►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