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本欄中線與長線的股票投資組合實際持貨量分別為43.75%和57.5%,局勢則分別屬於向淡和向好。大摩與高盛就AI股發出警告,預計會於未來12個月至24個月內呈現一成至兩成的調整幅度。然而,兩者皆看好長期後市,調整市況屬正常現象。本欄認為,上述預期跌幅相對已累積巨大升幅的美股而言,小於兩成的跌幅的確不算很大,卻應可打擊投資者的應市心理。平心而論,AI雖為人類的未來,涉及各行各業,需求甚大,大型科技企業的盈利前景才屬焦點。
需求大只代表營業額有增大的空間,卻須留意經營成本與邊際利潤的變化。更重要者,為現時股價是否已經足夠,甚至過度反映企業的業務前景與盈利能力。基本上,除非美國帶領大部分經濟體進入衰退期,AI股的中期調整市況反而是長線投資者入市增持的良機。然而,若非現時持貨量偏低,開始分批候高沽出部分持貨走位屬於中長線投資者可考慮的應市策略。《經濟通及交易通首席顧問 梁業豪》(網站:www.BennyLeung.com)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照顧者專欄作家:照顧者最需要的,是別人肯定他的付出,及認同他的情緒!分享照顧患認知障礙症長者心得► 即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