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價北上掀熱論,抗衡內捲谷消費
14/07/2025
市民北上成風,港鐵昨日車費半價,更加劇了跨境人潮。本地零售餐飲面對內地同業既有客觀成本優勢,又再進取出招吸客,可謂挑戰重重。中央連環發聲遏止「內捲」競爭,相信有利港資,但本地社會仍須攜手催谷消費。
港鐵將軍澳線5月22日出現系統故障,一度全線癱瘓,被罰1,920萬元,公司隨後根據與政府協議,敲定昨天為「感謝日」,連同車費較高的東鐵線過境路段,大部分車程均半價。
研究客流變化,微調回應民情
乘客明顯可感受到全日車廂均較一般周末擁擠,不少受訪人士更向傳媒表示,特意趁優惠相約友伴,北上吃喝購物。上水站是分流過境前最後一站,站內外早已人山人海;有內地社交媒體用戶感歎,周末的深圳屬於港人,地鐵1號線羅湖到國貿站,大概95%屬港人。
過去,港鐵曾經將營運事故衍生的罰款,推行半年期的97折車費優惠,但2023年起改行新制,滿額時於指定周末推行半價「感謝日」。
港鐵一般明確剔除最昂貴的機鐵線,卻涵蓋東鐵線羅湖及落馬洲站,常有意見認為,做法未能聚焦補償當初受影響乘客,也有變相推動北上深圳之效,形同「懲罰」本地商家。
平情而論,若沒半價乘車優惠,市民於暑熱天氣下,或會直接留家休息。而且,內地旅客經深圳南來同享優惠,有望注入額外消費力。為回應坊間疑慮,港鐵或可研究優惠日客源變化,未來嘗試微調細節,更改條款。
港鐵旗下有高鐵、東鐵線等跨境鐵路,運輸業務明顯受惠於重新通關後,大灣區加速融合,北上消費先回潮、再擴大;今後可考慮自行斥資回饋社會,加碼推出優惠吸客南下。
綜觀內地一線城市,深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去年已經獨佔鰲頭,穩升1.1%,今年繼續與廣州並駕齊驅,大幅跑贏京滬。一邊廂,香港人均薪酬較高,疫後為大灣區近鄰帶來了可觀消費力;另一邊廂,本地零售總銷貨值,卻要連跌14個月,至5月份方能止跌微升。
當下環球貿戰陰霾濃罩,難免挫損消費氣氛,內地商家要穩銷售、去庫存,競爭激烈有增無減。為吸引港人消費,深圳去年已曾增加免費接駁巴士路線,連接深圳灣口岸,以及幾個南山區商圈和景區。今個暑假,當地更乘著「羅湖深港文化月」,再上層樓,每逢周末安排跨境直通巴,由本港銅鑼灣、中環及旺角等地載客,前赴包括港人可享退稅優惠的萬象城,用盡政策動能。
港盛事接踵至,仿深圳吸外賓
中央政府對商界不惜工本內捲,愈趨警惕。國家主席習近平月初主持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時,特別提到要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隨後亦與新能源、電商及物流等行業巨擘,舉行了座談會。
以網購為例,內地巨頭為爭逐市佔率,不斷燒錢大額補貼,承諾在港「一件包郵」,本地大小零售商戶根本都難以競爭。若然中央出手煞停或設限,多少可緩減全港消費外流的挑戰,但相信無論如何不會扭轉所謂市民「用腳投票」的北上消費潮。中文大學研究付款數據後指出,港人的消費足跡,正逐步擴散至廣東省外重慶、長沙等內陸城市。
粵港澳一衣帶水,正合力拓建中央重視的大灣區,長遠毫無懸念可以互利共贏,但目前經濟動能稍減,本地輿情對鐵路營運商以罰款補貼乘客北上有異議,也可理解。以深圳為師,本港政商界今後必須避免抱陳守舊,認真思索如何合力抓緊新政策機遇,發揮特色吸客。
特區政府預計今年全年將有約200項盛事舉行,盛事年表剛改推網頁版按月份重點推介焦點,港鐵要是斥資推出優惠助攻,與商場、酒店、景點等共商折扣套票,拉攏海內外自由行客,有望締造多贏。
送禮活動浪接浪!想緊貼著數活動消息?即Like etnet 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