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削儲局獨立性,信心受損代價高
27/08/2025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為奪取貨幣政策主導權,高調炒聯儲局理事庫克(Lisa Cook),將這場權力博弈提升至新高,讓人擔心政治干預會動搖儲局獨立性,長遠影響市場對美國經濟信心。
特朗普想主導利率的走向並非秘密,早在第一個任期已多次抨擊儲局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的利率政策不利經濟增長。今年他回鍋再做總統,多次批評鮑威爾遲遲沒減息,威脅要炒掉他,但最高法院示意,總統無權辭退儲局主席才作罷。即使鮑威爾在上周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會上釋出9月減息訊息,但特朗普沒偃旗息鼓,轉而向支持鮑威爾貨幣政策的庫克埋手,以對方涉嫌申請房貸時作虛假聲明而將她免職,讓她成為112年來首位被總統炒魷的儲局理事。
究其原因,特朗普有經濟議程,需要低利率配合,增加流動性來刺激股市,營造經濟榮景作為吹噓的政績,以及減低龐大國債利息支出的負擔。
配合經濟議程,須低利率配合
據悉,特朗普為取得幣策話語權,對重塑儲局體系布局作出三步驟構想。第一步,明知無權辭退鮑威爾,惟有靜待到明年5月鮑威爾主席任期屆滿時,提名一位緊隨其政策的聽話人選。第二步,掌控理事會,現時7名理事中有2人是其任命,只要再提名到2人,便取得多數票,從而主導幣策走向。第三步是對地區聯儲銀行行長去留下手,影響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對利率走向意見。
聯儲局最初設計納入多項機制以確保獨立性,包括要罷免主席和理事須有「正當理由」、理事任期長達14年以減少其受政治影響,決策權分散在FOMC、理事會和12名地區聯儲銀行。
可是,理事庫格勒(Adriana Kugler)早前辭呈,讓特朗普有機會提名自己友米蘭(Stephen Miran)入理事會,並萌生炒庫克的念頭,從而在根本上掌控儲局。
可惜特朗普操之過急,司法機構尚未啟動對庫克的司法程序,法院未有裁決前,他便急不及待在社交媒體上宣布「炒魷魚」消息,讓人覺得政治味道過濃,旨在向其他支持鮑威爾幣策的理事施壓,起威懾作用。
庫克以總統無權解僱她為由,堅拒辭職,隨時引發一場官司戰,最終不排除上訴到最高法院,短期會帶來不穩定性,讓市場感到不安。
市場知道特朗普沒法理依據炒庫克,可能因此而鬆一口氣,相信短期對金融市場衝擊有限,但若特朗普持續推進其重塑儲局體系三步驟,而制度又沒有糾正機制,後果卻相當嚴重。
若淪政治工具,「阿根廷化」風險
正如前財長薩默斯(Larry Summers)警告,儲局獨立性是美國經濟穩定的基石,若儲局獨立性持續慢慢地被侵蝕,將帶來「阿根廷化」風險。所謂「阿根廷化」風險,是指阿根廷在過去幾十年操控幣策,導致經濟長期失序,出現高通脹、貨幣貶值和信貸評分降級。
薩默斯率先批評白宮政治干預儲局的代價不菲,未來是否還有更多有份量的經濟金融人物走出來公然對抗特朗普,讓特朗普明白到事態嚴重性,知所收斂,實在是難以預料。
不管官司結果如何,特朗普炒庫克一事已削弱了市場對儲局的獨立性預期,若特朗普明年按照重塑儲局路線綫圖推進,只會加深對儲局能否不偏不倚議息的懷疑,失去公信力,影響投資者持有長債的信心。這從庫克被炒後,美國30年債息率升至4.927厘,10年債息率4.282厘,孳息曲線愈斜,反映市場預期未來通脹不看好,要求高債息率,跟特朗普希望藉減息將債息孳息率壓低的想法背道而馳。
一旦市場認為儲局受到政治干預而激進減息,關稅對美國通脹影響浮現,屆時人們對儲局應付高通脹失去信心,令通脹更難受控。事件提醒投資者央行獨立的重要性,政治干預或許帶來短期利益,但長期代價高昂,並非美國人和全球樂見。
送禮活動浪接浪!想緊貼著數活動消息?即Like etnet 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