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通通訊社11日專訊》瑞銀投資銀行中國互聯網行業研究主管方錦聰表示,預計
2025年即時零售行業(不包括外賣)將增長30%,規模達到7600億元人民幣,佔中國
電商市場的4至5%。即時零售並未侵蝕電商行業,主要搶佔傳統夫妻店和便利店的份額,這些
商店的庫存數位化相對較慢,獲客策略也不太有效。
除了針對高彈性需求(飲品、輕食和零食)和大量平台補貼外,該行認為訂單量的顯著增長
還受到消費者行為的影響,他們會拆分訂單,從而更有效地使用優惠券。因此,披露的日訂單增
長可能無法準確反映該行業的GTV,因為ASP(平均售價)降低,但可用來衡量平台補貼水
準。
隨著部分平台將其即時零售範圍從外賣擴展到非餐食品類並首次參與618促銷,電商巨頭
在快速配送方面抵禦競爭,又希望利用高頻次的外賣消費來提高用戶參與度,提升交叉銷售機會
。
瑞銀認為,競爭仍非常激烈,預計電商的市場盈利預期面臨下行壓力。目前的狀況充滿挑戰
,因為日益演變成「懦夫博弈」,先讓步一方的初期投資可能打水漂(倒錢落海)。現在來看,
預計競爭見頂將至少到雙11。中期則形勢多變,瑞銀更願意看到它們將資源投向增長潛力更大
的市場,如國際市場或AI,而不是在即時零售中消耗資本。
該行指,因為即時零售行業的潛在市場空間似乎有限,而作為參考,如果預測即時零售市場
將在三年內翻番,達到1﹒5萬億元,佔中國電商市場的10%,並且如果前三家公司佔據
80%的市場份額,實際利潤將約為300億元,樂觀情景下,基於2﹒5%的OP╱GTV利
潤率。這大約相當於它們總利潤的10%。(bi)
送禮活動浪接浪!想緊貼著數活動消息?即Like etnet 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