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2025
以敘結盟前,親訪敘利亞民情
以色列和敘利亞建交的消息最近甚囂塵上,事實上兩國亦承認雙方高層就有關方面正在磋商中。至於美國,特朗普更希望敘利亞能加入《阿伯拉罕協議》。如果一一成事的話,整個中東政治地緣格局將出現快速的重構,我就在這個戲劇性時刻,有機會探訪敘利亞,了解敘利亞人民怎樣看待以敘的外交發展。
以前談到中東和平進程,除了巴勒斯坦是個核心障礙之外,敘利亞的戈蘭高地和黎巴嫩南部的土地爭議,也是需要解決的大問題,不然和平便無法有進程。誰會想到,以色列對真主黨的連消帶打,已消磨了他們的意志,而敘利亞於去年12月8日變天,以色列借機侵佔整個戈蘭高地,並且摧毀敘國的軍事設施,還企圖操控敘國其他有戰略性的地方。
敘利亞過渡總統沙拉稱可先與以色列簽和約,再逐步關係正常化。(AP)
面對這個情況,以敘應交惡才對,怎知過渡總統沙拉卻不計前嫌,表示可以與以色列先簽訂和約,再逐步關係正常化。而以色列一方已講明,和談不涉及土地問題,敘利亞似乎默許了,黎巴嫩一樣不糾纏。那麼,主要障礙掃除了,以色列一方面既可繼續侵佔土地,另方面又進行和談,豈不怪哉?
我帶著這份好奇,來到已久別20年的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與當地人聊天時,才發覺支持土地換和平的策略,大有支持者,特別是大馬士革的居民以遜尼派佔多數,只要一提起同是遜尼派的總統沙拉,他們都豎起大姆指,支持沙拉所作出的任何決定和政策,包括和以色列的關係。他們認為,敘利亞剛從12年內戰的灰燼站起來,重建經濟是當務之急,但必須有大國支援,現在沙拉積極和西方建交,美國已解除制裁,如能和美盟友以色列化敵為友,對國家發展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對於敘利亞平民來說,工作和生活比戈蘭高地問題更重要。(AP)
在大馬士革舊城一間餐廳,我和一名30來歲的敘利亞工程師亞桑吃晚飯,他一邊吸著水煙,一邊回答我有關戈蘭高地的問題。他說:「戈蘭高地?誰去理會啊?我們最關心的是工作和生活。12年內戰令大家都疲累不堪,也失去太多東西了。現在敘利亞失業率高,即使有工作,平均工資也只不過每月百多美元,根本不夠生活。今年年初開始,在海外離散的敘利亞人陸續回家,可是面對一片頹垣敗瓦,如何重建家園?」
亞桑把水煙放在一旁,繼續說,他在內戰中成長,嘗盡貧窮和恐懼的滋味,內戰結束前數年幸有機會到約旦完成大學課程,現在最希望的是能多賺工資,有足夠積蓄成家立室,買個安樂窩。對一般老百姓而言,甚麼戈蘭高地,如失去了能換長久的和平,那又何妨?我再問,以色列在加沙屠殺你們的阿拉伯兄弟姊妹,也不在乎?
12年內戰所造成的破壞,在敘利亞仍隨處可見。(AP)
亞桑瞪大眼睛望著我,表示他們也是戰爭受害者,現在難得解放了,是否應該先處理好自己國家?對於巴勒斯坦人的處境,他們實在愛莫能助。有消息指,內塔尼亞胡有意游說沙拉接收部分加沙巴人。今年9月的聯合國大會,以敘兩位領導人有可能借此機會舉行首次會晤,收容加沙巴人將是會晤時其中要商討的議題。對此,亞桑指如大國在經濟上願意全部承擔,也無所謂。
戰爭消磨意志,所謂解放,會否也是失去自主權的開始?沒有了自主權,最後只淪為大國的棋子,命運不在自己手中,唯有願敘利亞一路好走。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送禮活動浪接浪!想緊貼著數活動消息?即Like etnet 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