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高才嚴懲不貸,除弊端提升管治
24/07/2025
入境處首次發現犯罪集團,涉嫌利用虛假文書申請高才通。香港近年積極對外搶人攬才補充所需,心懷不軌者輕則鑽職場、學界空子,重則漠視法紀,特區政府必須妥善把關,主動打假除弊、嚴懲不貸,以保管治威信。
入境處昨天公布,偵破已運作1年半的不法集團,牽涉至少22宗申請,共5,500萬元款項。18名落網人士之中,連同主腦,有5人是同為香港居民的集團骨幹,其餘13人是內地的高才通申請者,據報最初全部獲批。
黑中介掙厚利,跨境合作遏止
新冠疫後,內地社交媒體乍現更多無良升學中介,聲稱有人脈網絡保送升讀知名學府,各地傳媒早揭發,背後往往是依靠違法偽造學歷,部分同時涉足人才移民計劃。港府今次瓦解的集團便收取高達250萬元,提供「一條龍」虛假證明,包括本港僱傭及薪酬紀錄,助他人最終騙取永久居留權。
雖然入境處表示目前仍在調查,不排除未來拘捕更多人,但去年12月,保安局曾指出,之前約3年間,僅拘捕了25人涉嫌用虛假學歷報讀本港大專院校,比港大經管學院查出涉用假文書的碩士生數目還要少。
無論輸入人才計劃或大學招生,大眾亟欲了解實際有多少「黑中介」,因本港執法單位無權管轄,需內地公安部門協助追責。
在香港,偽造學歷和簽證資料均是刑事罪,最高可監禁14年,社會一般假定沒人會以身試法。然而,在內地偽造非國家文件的話,最長刑期只是3年,法院針對詐騙香港專才資格,亦有輕判民事罰款的案例。
刑責的顯著差距,難免令部分中介和申請人心存僥倖,有本港立法會議員建議,特區政府可考慮與內地部門商討,爭取提升當地罰則。
本港有關當局今後一方面必須向法庭爭取,嚴懲今次犯事集團骨幹,以儆效尤;另一方面亦要反躬自省,徹底審視去年6月起額外要求高才通及優秀人才計劃申請人,提交指定第三方認證機構或頒授院校證明,是否足以堵塞紕漏。
根據勞福局昨天向立法會呈交的數據,最近約13個月,略逾4萬個高才通申請獲批,成功率為81.4%,比計劃推出的首1年半,高近兩個百分點。
剝削勞工責輕,加強教育權益
隨著高才為期兩年的初始簽證,近月陸續屆滿,特區政府不應以「未能提供相關文件」,簡單放過可能曾利用偽證者,甚至應增撥資源或人手,尋求與內地對口單位,加碼追查本地引入人才、勞工時的可疑個案,以保良政善治。
有別於在專才計劃串謀造假的嚴刑峻罰,近年各個行業均已放寬不少的補充勞工計劃,違規者常只面臨行政制裁。將全職職位分拆為數份兼職,以滿足本地僱員及輸入勞工的二比一要求;走程序「假招聘」4星期,以營造「本港請不到人」假象,資方種種明顯立心不良的行為,一般責罰只是未來半年至兩年不能再申請輸入外勞。
本港就業市場當下反覆偏軟,餐飲服務業最新一期失業率更已躍升至6%,當局更要應諾加強巡查工作場所、加碼舉辦勞工權益簡介會等等,保證本地及外來基層勞工,均不會成為剝削對象。
香港2018年已達到勞動力高峰,要升級轉型、維持動能,未來高層人才、中層技工,以及前線勞工,或多或少都要向外求,特區政府要全城行穩致遠,與中央合作持續遏止簽證批注、入學收生等範疇已有漏洞,防範未知亂象,至關重要。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