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 上季經調整淨利潤增81%勝預期,電動車業務首錄經營盈利
18/11/2025
小米(01810)公布,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第三季純利122.7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1.3倍,勝預期。期內收入1131.21億元,按年升22.3%;經調整淨利潤113.11億元,升80.9%,亦勝預期。首三季純利351億元,按年升1.4倍,期內收入3403.7億元,升32.5%;經調整淨利潤328.17億元,升73.5%。

(資料圖片)
智能電動汽車及AI等創新業務首次實現單季度經營盈利
小米公布截至2025年9月底止第三季業績,智能手機收入460億元,按年減少3.1%。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4330萬台,按年增長0.5%。根據第三方數據,2025年第三季度,集團在中國大陸地區智能手機銷量排名第二,市佔率達16.7%,實現連續6個季度排名前二。
智能手機收入按年減少3.1%
智能手機的ASP由2024年第三季度的每部1102.2元,下降3.6%至2025年第三季度的每部1062.8元,主要是由於境外市場ASP下降,惟部分被中國大陸高端智能手機(尤其是2025年9月成功發布Xiaomi 17系列)出貨量佔比提高帶動的ASP上升所抵銷。智能手機出貨量由2024年第三季度的4310萬部,增加0.5%至2025年第三季度的4330萬部,主要是由於境外市場出貨量增加所致。
期內,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收入為276億元,按年增加5.6%。互聯網服務業務收入達到94億元,創歷史新高,按年增長10.8%。
2025年第三季度,智能電動汽車及AI等創新業務分部收入為290億元,創歷史新高。其中,智能電動汽車收入為283億元,其他相關業務收入為7億元。期內智能電動汽車及AI等創新業務分部首次實現單季度經營盈利,本季度經營收益為7億元。
智能電動汽車收入按年大增197.9%
智能電動汽車收入由2024年第三季度的95億元增加197.9%至2025年第三季度的283億元,主要是由於汽車交付量及ASP均有所增加所致。汽車交付量由2024年第三季度的39790輛增加173.4%至2025年第三季度的約10.9萬輛。智能電動汽車的ASP由2024年第三季度的每輛約23.9萬元上升9%至2025年第三季度的每輛約26萬元,主要是由於交付ASP較高的Xiaomi SU7 Ultra及Xiaomi YU7系列所致。
撰文:經濟通採訪組
【你點睇?】日揆言論引發中日關係惡化,當局更新外遊警示呼籲赴日提高警惕。你短期內會否赴日旅行?► 立即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