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鮮紙健康風險|加熱釋出有毒物質恐致癌、兒童性早熟,3招安全使用法
2023年在學術期刊Aging第15卷第6期裏發表的報告提到,想身體細胞健康,其中的一步是:遠離塑膠。日常生活當中,最經常用到的是塑膠容器,但我一早就已扔掉用來裝食物的塑膠盒,統統改用玻璃盒。另外有一樣塑膠造的東西,是非常普遍卻經常被忽略其健康風險的——那就是保鮮紙。
家家戶戶都慣用保鮮紙覆蓋食物,連蒸燉加熱亦不例外。市面上的保鮮紙主要材質為聚氯乙烯(PV, 又稱PVC)或聚乙烯(PE)。PVC為達到柔軟易撕的特性,必須添加塑化劑,最常見是鄰苯二甲酸酯(DEHP)。這些塑化劑以游離狀態存在,能耐度只是81℃高溫,當中材質的塑料制品一遇高温和油脂,會容易產生有毒有害物質。另一種保鮮紙PE物料,耐熱性也不強,超過110℃的話,會出現熱熔現象,進入人體同樣會影響健康。但很多人喜歡以保鮮紙覆蓋碗碟進行蒸燉,高溫水蒸氣會使塑化劑急劇溶出,即使是標示耐熱的PE保鮮紙,在持續蒸煮的環境下,仍可能溶出塑化劑與其他添加劑。
覆蓋的保鮮紙在持續溫熱下,猶如進行「慢火萃取」,水蒸氣會在保鮮紙內壁凝結成高溫水珠,直接將塑化劑溶解其中。這些「毒水珠」滴回食物,特別是油脂含量高的肉類或湯汁中,會嚴重干擾內分泌,其健康危害深遠而廣泛,包括:
1. 兒童性早熟:塑化劑會模仿雌激素,令女童出現乳房提早發育、月經早來;男童則可能出現女性化特徵、生殖器發育不全。
2. 生育能力下降:長期接觸會導致男性精子數量與活動力暴跌,女性則可能增加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習慣性流產風險。
3. 增加致癌風險:WHO 轄下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 (IARC) 已將DEHP 歸類為第 2B 級人類致癌因子,與乳腺癌、前列腺癌有關聯性。
更可怕的是這些物質的累積性,它們會儲存在人體脂肪組織,難以代謝排出,長期低劑量接觸,也終會達到致病臨界點。
因此,日常使用保鮮紙的時候,要緊記三大安全對策:
1. 蒸燉免膠:任何加熱場合,絕對禁用保鮮紙。應改用不锈鋼蓋、玻璃蓋或陶瓷碟覆蓋,徹底隔絕膠膜遇熱風險。
2. 冷熱分明:保鮮紙只限用於冷藏、冷盤或常溫保存,絕不加熱。保存含油食物時,應先用廚房紙隔絕,再包裹保鮮紙。
3. 隔空使用:避免用保鮮紙直接包裹高脂、高酸性的食物,新鮮出爐燒臘、芝士、油炸品、番茄、檸檬等食物,皆其油脂或酸性會加速塑化劑的溶出。用保鮮紙直接包裹一隻熱騰騰的燒鴨,其溶出的塑化劑濃度,堪比將保鮮紙直接放入微波爐加熱。應先用廚房紙或蠟紙包裹第一層,再在外層使用保鮮紙,建立物理屏障。
其實,保鮮紙設計原意是「物理隔絕」,絕非「加熱工具」。要加熱的時候,用玻璃器皿覆蓋最安全。能在日常生活細節位上都注意到潛藏健康風險,才能守護全家遠離環境荷爾蒙的長期侵害,為自己和家人築起堅實防線。







Comment
暫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