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2025年7月14日 /美通社/ -- 良渚古城遺址被譽為「中華第一城」,是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東方瑰寶;有著2700多年歷史的羅馬古城蘊含著古羅馬帝國的輝煌記憶,更是西方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7月6日,恰逢2025「杭州良渚日」,兩座承載著中西方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古老城池開啟了一場跨越萬里的對話,來自中國和意大利的110餘位嘉賓齊聚良渚,以古城營建、遺產活化為鏡,照見東西方文明「多元一體」的共生智慧。
Photo shows the Mojiaoshan site at the Archaeological Ruins of Liangzhu City park in Hangzhou, capital city of east China's Zhejiang Province.
「羅馬古城與良渚古城不僅是『散落的露天博物館』,也是文化遺產保護的『鮮活實驗室』」。意大利國家旅遊局駐華首席代表克裡斯·瓦洛蒂表示,我們可以為共同規劃未來奠定基礎,找到共同點有助於更好地相互理解,共同應對挑戰。
與會專家指出,良渚體現了「順勢而為」的空間邏輯,羅馬展現了「精細治理」的供水系統,兩者都為今日城市建設提供了啟發。
文明的交流不僅限於語言與思想,更體現在經驗與實踐的互學互鑒。羅馬第二大學副教授多納托·阿布魯澤塞聚焦數字技術在遺產保護中的應用,他指出虛擬現實、三維等技術有助於避免過多人群與古跡的「直接」接觸,同時能實現人和古跡之間的互動。
「如何在考古、保護和人的發展間尋求平衡,是文化遺產領域的重要命題。」與會專家表示。
來自意大利羅馬的第五區市政議員、考古學家奧爾加 ·迪·卡格諾在探訪良渚後感慨:「中國的良渚遺址保護成果令人驚歎。我在此次參觀中瞭解了遺產保護和價值評估的新方法。在全球化時代,這樣的溝通交流彌足珍貴。」她表示將把此次見聞帶回意大利,讓更多人瞭解良渚的保護經驗。
近年來,良渚古城持續開展「良渚與世界」對話活動,致力於在全球範圍內分享遺產保護和利用經驗,構建起世界遺產對話的新平台、國際人文交流的新橋樑。 2023年,良渚古城「對話」雅典衛城,在比較研究視閾下探究中希文明發展源流,推進中希文化互鑒、互融;2024年,良渚古城「對話」托萊多古城,暢談古老遺產在新時期的發展方向……通過「何以文明·遇見良渚」全球巡展、「良渚海外玉器」數據庫等創新形式,良渚文化已走進希臘、古巴、巴西等14個國家和地區。
這正如與會專家達成的共識:保護人類文化遺產不僅是為了銘記過去,更是為了啟迪未來 。
原文鏈接: https://en.imsilkroad.com/p/346557.html
source: 新華絲路
【你點睇?】特朗普正逼迫鮑威爾下台,你認為鮑威爾短期內會否辭職?►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