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指數現有88隻成分股,日後會陸續增至100隻,其目標市值覆蓋率為所有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市值總和的70%。為了進一步反映市場上各類別股票的價格走勢,恒生指數於1985年引進四個分類指數,把所有成分股分別納入金融、公用事業、地產及工商業四個分類指數中。分類指數與股票分類法的對照如下:(一)金融分類指數所包括的行業只有金融業,(二)公用事業分類指數所包括的行業只有公用事業,(三)地產分類指數所包括的行業只有地產建築業,而(四)工商業分類指數所包括的行業則有能源業、原材料業、工業、非必需性消費業、必需性消費業、醫療保健業、電訊業、資訊科技業和綜合企業。
恒生指數成分股乃經過廣泛向外諮詢,及嚴謹周詳的程序挑選出來的。成為合資格的成分股公司必須為指數檢討數據截止日的恒生綜合大中型股指數成分股,但不包括第二上市外國公司、合訂證券、股票名稱以「B」結尾的生物科技公司和股票名稱以「P」結尾的特專科技公司。此外,準成分股亦必須在香港交易所上市至少三個月和先根據恒生行業分類系統的行業分類結果,被撥入上述12個行業組別內。不過,個別行業組別內的成分股數目會受到限制。符合資格的成分股公司被選出後,恒生指數有限公司會作最後評選。《經濟通及交易通首席顧問 梁業豪》(網站:www.BennyLeung.com)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