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IPO市場在第三季延續強勁勢頭,首9個月共錄得67宗新股上市,集資額達1829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躍升49%和229%。香港IPO市場的整體成長主要由A+H上市所推動,前三季共完成11宗A+H上市,佔總IPO籌資額的50%。A+H股市場的蓬勃發展,正為香港IPO市場注入強勁動力。近日,筆者以香港股票分析會會長身份,與香港中資基金業協會會長連少冬女士就香港資本市場前景進行深入交流,對其展現的戰略視野深感認同。基於「十五五」規劃的系統分析,我們一致認為香港正站在新一輪創新科技企業上市熱潮的起點,這將是重塑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關鍵機會。隨著「十五五」規劃將科技自立自強確立為核心策略,香港憑藉獨特的制度優勢和市場化程度,必將成為承載內地科技創新企業國際化發展的首選平台。
  連女士就港股日均成交額將在兩年內達到5000億元的預測,與筆者對市場趨勢的判斷高度契合。從「十五五」規劃將科技自立自強列為核心戰略的頂層設計來看,內地科技企業正面臨歷史性發展機遇。筆者觀察到,人工智能、芯片、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優質企業,正在加速籌劃赴港上市。這不僅是市場自發行為,更是國家戰略與市場力量的有機結合,預示著香港資本市場結構將迎來深刻變革。
  香港近年持續優化的上市制度,為這輪熱潮奠定了堅實基礎。第18A章和18C章的創新設計,與「十五五」規劃強調的科技創新方向形成政策協同。筆者注意到,當前等候上市的企業質素顯著提升,涵蓋多個前沿科技領域,這將從根本上改善港股的產業結構和估值體系。
  連女士提及的內地企業出海趨勢,筆者認為這將為香港帶來持續的優質資源。隨著更多科技企業將香港作為國際化首選平台,香港市場的深度和廣度都將得到實質提升。從資金流向分析,國際長期資本正在重新配置香港資產,這與內地企業的上市需求形成良性循環。筆者預計,未來3到5年,香港將形成科技企業集聚的規模效應,進一步鞏固其作為亞洲領先科技融資中心的地位。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虛擬資產領域的發展潛力。筆者認為,在完善的監管框架下,Web3.0和數字經濟相關領域將成為香港金融市場的新增長點。香港在保持金融穩定的同時,積極推進金融科技創新,這種平衡發展的策略將在未來國際競爭中展現獨特優勢。
  展望未來,筆者確信香港資本市場正進入黃金發展期。在「十五五」規劃引領下,科技創新與資本市場的深度融合將釋放巨大能量。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人工智能、高端製造、新能源等符合國家戰略方向的優質標的。隨著市場流動性持續改善和上市公司質量不斷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將邁向新的高度。《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主席、意博資本亞洲有限公司執行合夥人 鄧聲興》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並無持有上述股份。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習特會」在南韓順利舉行,你認為中美關係是否將會逐漸回暖?► 立即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