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簡介 | |||||||||||||||||||||||||||||||||||||||||||||||||||||||
- 集團總部設於倫敦,國際網絡橫跨全球64個國家和地區,設有約178個註冊辦事處,覆蓋歐洲、中國內地 、香港、亞洲其他地區、中東(包括非洲)、北美洲及拉丁美洲。集團在上述地區主要通過各地的本土或地區 銀行,特別是擁有龐大零售存款基礎的銀行及各地的消費融資業務部門,向個人、工商、企業、機構、投資及 私人銀行客戶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 - 集團股份在倫敦、香港、紐約、巴黎及百慕達證券交易所掛牌買賣,股東來自全球130個國家和地區。在紐 約證券交易所,集團股份亦以美國預託股份的形式買賣。 - 集團提供的銀行服務可分為四分類別,計有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包括消費融資)、工商金融、環球銀行及資 本市場,以及環球私人銀行。 | |||||||||||||||||||||||||||||||||||||||||||||||||||||||
業績表現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
- 2021年度,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上升2﹒2倍至126﹒14億元(美元;下同)。各業務狀況如下: (一)淨利息收入下跌3﹒9%至264﹒89億元,其他業務收入增加0﹒9%至230﹒63億元; (二)經營支出上升0﹒5%至346﹒2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68﹒3%擴大至69﹒9%; (三)貸款減值及其他信貸風險準備錄得撥回達9﹒28億元,去年則錄得支出達88﹒17億元,第一級資 本比率及總資本比率分別為18﹒6%及21﹒2%; (四)亞洲之稅前溢利下跌4﹒5%至122﹒49億元; (五)來自歐洲之業績轉虧為盈,錄得稅前溢利37﹒79億元,去年則錄得稅前虧損42﹒05億元; (六)來自拉丁美洲之業績轉虧為盈,錄得稅前溢利8100萬元,去年則錄得稅前虧損3700萬元; (七)來自中東及北非之稅前溢利增加73﹒9倍至14﹒23億元,來自北美洲之稅前溢利則增長7﹒2倍 至13﹒74億元; (八)工商金融業務和環球銀行及資本巿場業務之除稅前利潤分別較去年增加2﹒7倍及10﹒2%至 67﹒43億元及53﹒33億元﹔而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業務之除稅前利潤則增長70﹒7%至 70﹒48億元﹔企業中心業務之除稅前利潤上升89﹒8%至27﹒92億元。 | |||||||||||||||||||||||||||||||||||||||||||||||||||||||
公司事件簿2025 | 2024 | 2023 | 2022 | |||||||||||||||||||||||||||||||||||||||||||||||||||||||
- 2025年10月,集團以每股$155向恒生銀行(00011)其他股東提出私有化建議,涉資最多 1061﹒56億元。恒生銀行股東將獲得2025年第三次中期股息,該股息不會從計劃對價中扣除,而於 2025年10月9日後宣派且記錄日期為計劃生效日期前的所有其他股息,將從計劃對價中扣除。完成後, 恒生銀行將撤銷上市地位,並將保留其根據香港銀行業條例所獨立獲授的持牌銀行認可,維持獨立的企業管治 、品牌形象、獨特的市場定位,以及分行網絡。 | |||||||||||||||||||||||||||||||||||||||||||||||||||||||
股本變化 | |||||||||||||||||||||||||||||||||||||||||||||||||||||||
| |||||||||||||||||||||||||||||||||||||||||||||||||||||||
股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