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昨起一連四天在北京召開,預計將審議第十五個「五年規劃」,即「十五五」規劃。官媒《人民日報》今天在頭版刊登《新質生產力點燃高質量發展新引擎》一文,指「『十五五』時期,必須把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
文章指,「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謀篇蓄勢。應當看到,中國外部衝擊影響加大,內部困難挑戰依然較多,迫切要求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的不確定性。更應看到,中國發展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中國經濟的信心,在當下更在未來,以創新為底色的新質生產力是最硬核的支撐」。
文章舉例,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壯大;類腦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術、未來網絡、深海空天開發、氫能與儲能等未來產業孕育發展等等,「由技術革命性突破催生的新產業,鋪展出一條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的新路徑」。
此外,線上與線下加速融合,服務與製造深度融合,網絡購物、移動支付、無人零售、無接觸配送等,依托數字經濟高速發展,新業態新模式蓬勃興起,為發展注入源源動力。「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定能不斷開拓發展新境界,不斷為人民創造更多新福祉」。
《經濟通通訊社21日專訊》
送禮活動浪接浪!想緊貼著數活動消息?即Like etnet 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