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內容由人工智能根據現有市場數據及新聞來源生成,僅供參考。其內容不代表《經濟通》之觀點或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鑒於AI生成資訊可能存在錯誤、遺漏或偏差,用戶應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或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出投資決定。《經濟通》對因依賴本內容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GUM報告顯示,2025年前三季香港強積金人均收益43367港元,較去年全年增1倍,綜合指數升15.8%;股票基金回報23.1%,大中華股票基金升38.1%,首8月保守基金淨流入141億港元。
事實要點:
▷ 首3季大中華股票基金升38.1%(附屬類別最高)
▷ 整體股票基金回報23.1%(混合資產15.1%、固定收益2.8%)
▷ 首8月保守基金淨流入141億港元(DIS核心累積基金54.6億)
▷ 美股基金淨流出55.6億港元(港股基金流出52.9億)
▷ 強積金DIS核心累積基金累計回報11.6%
強積金顧問GUM報告表示,今年首3季強積金綜合指數上升15.8%,人均賺43367元,回報已較去年全年多1倍,創近8年新高。
單計9月,3隻基金升近8%至逾9%。首3季整體股票基金指數回報23.1%,混合資產基金指數及固定收益基金指數回報率分別達15.1%及2.8%。強積金預設投資策略(DIS)核心累積基金累計回報11.6%。
當中,3大資產指數及26個附屬基金類別連續兩季錄得正回報,當中,大中華股票基金、追蹤指數的港股基金,以及香港股票基金表現最強,分別錄得約38.1%、37.2%和36.9%的升幅。
GUM估算,首8個月有約141億元資金淨流入強積金保守基金,DIS核心累積基金淨流入54.6億元。至於美股基金及港股基金分別淨流出約55.6億元和52.9億元。報告解釋,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後,打工仔上半年將資產轉向避險為主,但隨著關稅談判有進展,投資情緒回暖,7月至8月集中配置股票,其中美股連續兩月轉為錄得淨流入榜首。
GUM首席投資總監劉嘉鴻表示,年初至今所有強積金基金均錄有盈利,展望第四季,儘管內地經濟數據疲弱,但人工智能概念持續升溫、中美談判有進展,中央政府的刺激政策令市場期待。他表示,高風險成員可考慮配置中港或大中華股票基金,以捕捉潛在升幅;若看好美股但對當前估值有顧慮,可選擇環球股票基金分散風險。
《經濟通通訊社8日專訊》
獨家優惠【etnet x 環球海產】用戶專享全場95折,特價貨品更可折上折。立即使用優惠代碼【ETN1WWS】,選購五星級酒店級海鮮► 立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