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銀行於9月24日宣布,數字人民幣國際運營中心於上海正式營運。此一舉措被市場視為有助於提升人民幣在跨境貿易和融資方面的便利性,以至有助加速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有一點值得深思,數字人民幣早在2014年便由人行開始研發,以中國的速度,為何需時11年才能推出?作為全球最大的出口國,中國單一國家在國際市場的出口份額便達14.2%(根據2023年世界貿易組織數據)。過去,由於美元的穩定性及其廣泛的認受性,中國在貿易中也樂於使用美元作為結算貨幣。然而,隨著中美貿易摩擦加劇,似乎現已到了一個地步,中國要加速降低對美元的依賴。數字人民幣的推出,相信正反映中央在這方面的決心。
美元之所以能成為全球主要貨幣,關鍵之一在於其廣泛的認受性。使用美元不僅能讓各國購買所需的石油和天然資源,還能輕鬆購得中國的工業製成品。然而,若美元的使用場景開始縮小,無法購買俄羅斯和伊朗的資源之同時,且在購買中國工業製成品的便利性不及直接使用人民幣,這將會損害美元的認受性,動搖其作為主要貨幣的地位。理解這些因素後,我們便能更清楚看出上述消息的重要性。當然,這一切僅屬開始,或許未必會於短期內對美元帶來顯著衝擊,但長遠料難免將為美元帶來負面影響,值得留意。
美國政府停擺後,對於聯儲局本月30日議息會減息25基點的機率已達100%。但由於各主要貨幣也面臨自身問題,這紓緩了美元的壓力。料美匯暫於97至99徘徊,惟長遠看淡。《恒生銀行首市場策略員 溫灼培》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藝術的力量:就算不擅長用語言去表達自己,但可以通過顏色及筆觸,自由地表達內心世界►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