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內容由人工智能根據現有市場數據及新聞來源生成,僅供參考。其內容不代表《經濟通》之觀點或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鑒於AI生成資訊可能存在錯誤、遺漏或偏差,用戶應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或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出投資決定。《經濟通》對因依賴本內容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港股2025年第三季受聯儲局減息及AI熱潮推動,恒指由24000升至27000,醫藥股強勢;第四季聚焦「十五五」規劃及科技政策,專家預測恒指28000遇阻但牛市未終。
事實要點:
▷ 聯儲局9月減息0.25厘至4%-4.25%(年內或再降兩次)
▷ 恒指第三季自24000升至27000(季內最高挑戰27000)
▷ 十五五規劃擬推動科技創新及治理無序競爭(10月四中全會審議)
▷ 專家指恒指第四季28000阻力大(25000為初步支持位)
▷ 第三季醫藥股升勢凌厲(無懼美國關稅政策影響)
港股第三季內呈現穩步上揚趨勢,主要受惠減息預期逐步擴大,美國聯儲局更正式在9月初減息0.25厘。但期間港股暗流湧動,尤其季初內地外賣大戰打響,重磅股阿里巴巴(09988)、京東(09618)及美團(03690)等參戰難免影響股價表現,但季內內地監管當局積極針對各行各業推動「反內捲」,為內捲大戰降溫;季中後期AI熱潮再度引發,阿里與英偉達合作所帶來的自研AI預期推動科技股全線回升,更帶動恒指季內由24000水平一度挑戰27000水平。
第三季港股圍繞主題炒作,科技相關人型機器人、晶片及自動駕駛等輪流炒作,但都莫過於醫藥出海預期,多隻大醫藥股或創新藥股升勢凌厲,就算季結前美國藥品關稅出台,都無損港股市場對醫藥板塊信心。
*聯儲局減息提振市場信心,鴿派政策助美股延續漲勢*
美國聯儲局減息政策為市場注入信心,成為推動股市上漲的關鍵因素。第三季非農就業數據持續疲弱,尤其是7月與8月表現低於預期,加上美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在傑克遜霍爾年會的鴿派表態,進一步強化市場對減息的預期。此外,美國總統特朗普對美聯儲局的持續施壓也是市場關注焦點。8月初美聯儲局理事庫勒辭職,為特朗普任命鴿派官員創造機會。這個舉動雖引發對美聯儲局獨立性的質疑,但未對市場造成顯著影響。若特朗普繼續安插親信進入美聯儲局,可能進一步強化鴿派立場,推動貨幣寬鬆政策加速實施。
9月中旬,美聯儲局宣布減息至4%至4.25%區間,並未排除年內再減息兩次的可能性,此舉旨在應對勞動市場疲軟。除此之外,最新經濟預測(SEP)上調今明兩年GDP增速,主席鮑威爾明確表示關稅對通脹影響低於預期,緩解市場對貿易政策風險的憂慮。
富昌金融集團聯席董事譚朗蔚向《經濟通通訊社》表示,美國在第四季很大機會再次減息,利率期貨點陣圖顯示,美聯儲局很大機會在10月及12月分別減0.25厘,但減息早已市場預期之內,美股現時處於歷史高位,早前美聯儲局主席鮑威爾直指美股估值相當高,雖然暫時未見美股有大幅回調的風險,但在第四季度的走勢仍有待觀察。
*十五五規劃利零售及平台企業,惟內捲本質難解*
展望第四季度,全球經濟走勢、內地政策落地節奏以及港股自身估值修復潛力都成為市場焦點。隨著內地科技政策的持續落實,加上人工智能是第三季度各個企業的熱門開發業務。科技股有望在第四季度再度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今年10月,中央政治局將在北京召開第二十屆四中全會,主要議程是研究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十五五」)規劃的建議。會議預計將提出,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加快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興支柱產業,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發展。依法依規治理企業無序競爭。
艾德金融執行董事陳政深向《經濟通通訊社》表示,若內地「十五五」規劃落實,理論上零售以及內捲情況較為突出的行業都會因此受惠,比如汽車、外賣平台、電商平台等,這些行業在主題上和氣氛上有望獲得提振。不過,他指出內捲的本質在於商戶之間以價格作為主要競爭手段,其根本原因在於需求不足。他坦言,這一問題難以避免,各個行業都會出現汰弱留強的現象,尤其是汽車行業以及平台企業,這些行業競爭更為激烈。若內捲嚴重的行業未能在目前的業務布局上呈現突破,投資者暫時仍難有信心押注。
十月四中全會對零售及內捲較為明顯的行業短期會有刺激作用,市場在之前也有一定的憧憬。但是後市有機會受美股影響,美股在十月份有機會出現技術調整。因為美股近期升得太多,個別股份已出現回調整固走勢,不過美股整體基調良好,企業業績理想,足以支撐其整體向上趨勢。
*港股第四季二萬八關阻力大*
環顧第三季,港股主要都是受資金推動,相對比美國上市的科技股,港股估值較低,加上北水持續湧入,以致第三季推高指數和科技板塊。展望第四季,陳政深指由於目前的估值已經累積一定升幅,再推高就需要更強的業績支持。但是科技板塊當中股份質素參差,預計股份會開始出現分化。在此情況下,大市繼續上升的走勢會受限,他預料恒指到28000水平會遇到不小的阻力。
譚朗蔚認為,即使恒指在第四季出現回調,預料回調幅度不會太大,在25000點應有初步支持。他指出,恒指前三季累積升幅大,即使回調至25000點水平亦屬正常調整,恒指的牛市格局維持不變。
*美國息口走勢和環球貿易哪個影響更大?*
在第四季度中,市場氣氛會延續第三季的資金推動效應,但焦點逐漸轉向基本面。陳政深指出,人工智能的應用前景及其對企業收入的帶動效應將成為投資者關注的主要方向。過去,科技股較受資金成本影響,但近幾年不論是香港還是美國上市的科技股,因現金充裕,息口對股價影響減弱,因此單憑息口的影響有限。相比之下,科技股更容易受環球貿易變化影響,同時中美貿易關係及國際局勢的變化也會左右科技板塊的走向,但影響相對較環球貿易較少。
他指,科技行業本身需要的政策是減少不必要規範,建立符合科技發展的規管框架,目前內地金融科技具有發展空間,不過短期內難以再有太大幅度的放寬。若有行業扶持的消息或能短暫的刺激科技股,但對長遠發展影響有限。
《經濟通通訊社記者佘詩偉、羅嘉儀30日報道》
樂本健 x etnet健康網購 | 憑獨家優惠碼【ETN2508】,購物滿$500即送免費禮品►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