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行政總裁梁鳳儀出席論壇時表示,目前金融格局較17年前金融海嘯時期已發生巨大變化,隨著《巴塞爾協定三》落實,提高對銀行資本及流動性要求,避免銀行過度槓桿,但亦導致私人信貸興起。地緣經濟及關稅政策正重塑全球供應鏈,自今年4月初貿易緊張局勢升級以來,證監會已與加拿大、歐洲及中東等地機構簽署6份合作備忘錄,相當於過去5年總數。
*美國汽車零件供應商倒閉,敲響私人信貸風險警報*
她指出,過去10年全球私募資本的資產管理規模,增長數倍至14萬億美元,槓桿由銀行轉移至非銀機構,早前美國汽車零件供應商First Brands及汽車次貸公司Tricolor倒閉,是敲響私人信貸風險的警報,而零售投資者參與度上升,更令監管機構急需審視私人信貸生態及其與金融體系的關聯,並指證監會已加強對香港場外衍生品市場的監察,自9月起場外交易的對沖值(Delta)倉位必須向交易資料儲存庫申報。
*正制定針對數字資產交易服務和託管服務提供者監管制度*
她提及,香港正致力構建安全可靠的數字資產平台,經過早前的公眾諮詢,當局正制定針對數字資產交易服務和託管服務提供者的監管制度,形容將是在有關方面最後兩塊監管拼圖。她又說,沒有人能預測代幣化或穩定幣在跨境供應鏈支付方面的前景,但強調香港在數字資產發展上會堅持投資者保障、具有穩健的金融基建及健全的監管。
《經濟通通訊社25日專訊》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