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簡介 |
- 集團以「奇瑞」、「捷途」、「星途」、「iCAR」、「智界」等品牌從事設計、開發、製造及銷售乘用車 。乘用車主要分為轎車及SUV(運動型多用途汽車),具多種動力系統(包括燃油、 插電式混合動力、增 程式電動、純電動)可供選擇,面向大眾、中高端和豪華細分市場。 - 集團亦會向第三方汽車製造商銷售發動機、變速箱和汽車組件及零部件,以及與售後服務相關的零部件。 - 集團主要通過中國及海外的經銷商網絡銷售乘用車,亦有向海外OEM(整車廠)、海外合營企業及貿易公司 進行銷售。 - 集團的總部位於蕪湖。 - 截至2025年9月,集團在中國設有10個生產基地,分布於蕪湖、鄂爾多斯、大連、青島、開封、德州及 石家莊;另透過附屬公司於馬來西亞設有一個生產基地,及透過合營企業於西班牙設有一個生產基地;集團亦 有與海外OEM簽訂合約以於當地生產及銷售乘用車。 - 截至2025年9月,集團於德國、西班牙、巴西、墨西哥和馬來西亞設有研究機構。 - 集團的控股股東為蕪湖市投資控股集團,乃由蕪湖市國資委及安徽省財政廳分別持有95﹒59%及 4﹒41%權益。 |
業績表現2025 | 2024 |
- 截至2025年3月止三個月,集團營業額上升24﹒2%至682﹒23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 溢利增長71﹒5%至46﹒5億元。期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增長3﹒6%至84﹒57億元,毛利率下降2﹒5個百分點至12﹒4%; (二)乘用車:營業額上升21﹒9%至616﹒39億元,佔總營業額90﹒3%,毛利下跌3﹒2%至 72﹒46億元,毛利率減少3個百分點至11﹒8%;其中,燃油車營業額下跌6﹒5%至 429﹒74億元,新能源汽車營業額上升3﹒1倍至186﹒65億元; (三)汽車組件及零部件:營業額上升95﹒6%至57﹒43億元,毛利增長1倍至11﹒75億元,毛利 率增加0﹒5個百分點至20﹒5%; (四)按地理劃分,來自中國、亞洲(不含中國)及歐洲的乘用車營業額分別上升19﹒6%、77﹒7%及 3﹒1%,至369﹒71億元、103﹒82億元及104﹒2億元;來自美洲的乘用車營業額則下 跌18%至23﹒94億元; (五)期內,集團國內生產設施的實際產量為58﹒5萬輛乘用車; (六)於2025年3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374﹒98億元,銀行貸款及其他借款為 216﹒3億元,流動比率為0﹒98倍(2024年12月31日:0﹒98倍)。資產負債比率( 負債總額除以資產總值)為87﹒7%(2024年12月31日:87﹒9%)。 |
公司事件簿2025 |
- 於2025年9月,集團業務發展策略概述如下: (一)計劃持續加強乘用車的電動化及智能化,開發及推出新車型,並透過提高生產智能化水平與實施更嚴格 的質量控制體系和標準,以進一步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 (二)計劃繼續投資於研發,包括推進燃油車動力總成技術與新能源技術、提高輔助駕駛技術與智能座艙等新 興技術、推動新材料與綠色能源等前沿領域的開發、加大對人工智能的投入,並擬拓展車載無人機及人 形機器人等其他生態產品,以強化技術優勢及加快前沿創新; (三)計劃擴大全球銷售及服務網絡,包括進軍右舵車型市場及歐洲市場,並積極探索北美、日本及韓國等高 門檻市場的機遇,並加強在歐洲、北美等技術先進地區的研發能力,以及繼續在全球範圍內尋找合適的 地區建設生產基地,以擴大海外拓展範圍及全球市場份額、提升產品競爭力及擴大全球化生產能力。 - 2025年9月,集團發售新股上市,估計集資淨額84﹒41億港元,擬用作以下用途: (一)約29﹒54億港元(佔35%)用於研發不同車型和版本的乘用車; (二)約21﹒1億港元(佔25%)用於下一代汽車及先進技術的研發; (三)約16﹒88億港元(佔20%)用於拓展海外市場及執行全球化策略; (四)約8﹒44億港元(佔10%)用於提升位於安徽蕪湖的生產設施; (五)約8﹒44億港元(佔10%)用於營運資金。 |
股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