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簡介 | ||||||||||||||||||||
- 集團主要在中國開發、建設、擁有、經營及管理發電廠,並提供儲能、綠電交通,以及綜合智慧能源的解決服 務。 | ||||||||||||||||||||
業績表現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
- 2025年上半年度,集團營業額減少9﹒9%至238﹒58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 0﹒7%至25﹒87億元。期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火力發電:營業額下跌17﹒8%至95﹒73億元,佔總營業額40﹒1%,分部溢利增加 15﹒3%至17﹒5億元,平均上網電價為373﹒48元/兆瓦時,較去年同期下降18﹒68元 /兆瓦時; (二)水力發電:營業額減少14﹒9%至22﹒88億元,分部溢利下跌19﹒3%至10﹒87億元,平 均上網電價為278﹒42元/兆瓦時,較去年同期提高26﹒61元/兆瓦時; (三)風力發電:營業額增加16﹒7%至68﹒52億元,佔總營業額28﹒7%,分部溢利增長 10﹒3%至31﹒45億元,平均上網電價為410﹒66元/兆瓦時,較去年同期下降35﹒96 元/兆瓦時; (四)光伏發電:營業額上升3﹒1%至48﹒87億元,佔總營業額20﹒5%,分部溢利下跌16﹒6% 至17﹒79億元,平均上網電價為376﹒8元/兆瓦時,較去年同期下降23﹒92元/兆瓦時; (五)儲能:營業額減少83﹒2%至2﹒57億元,分部溢利下降75﹒5%至1341萬元; (六)期內,燃料成本減少26﹒2%至58﹒5億元,煤電業務的平均單位燃料成本為234﹒52元/兆 瓦時,較去年同期下降14﹒4%; (七)期內,集團總發電量減少3%至6483萬兆瓦時,總售電量下跌2﹒8%至6254萬兆瓦時; (八)於2025年6月30日,集團發電廠的合併裝機容量達53﹐940﹒6兆瓦,增加11﹒6%,其 中,清潔能源包括水電、風電、光伏發電、氣電及環保發電的合併裝機容量合共為44﹐120﹒6兆 瓦,佔合併裝機容量總額81﹒8%,上升4﹒7個百分點; (九)於2025年6月30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88﹒85億元,債務總額為2047﹒72億 元。流動比率為0﹒63倍(2024年12月31日:0﹒55倍),負債比率(淨負債除以資本總 額)為63%(2024年12月31日:64%)。 | ||||||||||||||||||||
公司事件簿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
- 2021年7月,集團持63%權益的附屬公司五凌電力以14﹒9億元人民幣(約17﹒96億港元)向明 陽智慧能源(滬:601615)收購清水河縣明陽新能源、錫林浩特市明陽風力發電及錫林浩特市明陽智慧 能源全部權益。該等公司主要持有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的風電供熱項目(發電裝機容量50兆瓦), 以及位於錫林郭勒盟錫林浩特市的分散式風電項目、風電供熱項目及特高壓風電項目(發電裝機容量分別為 3﹒6兆瓦、50兆瓦及100兆瓦);9月,最終代價修訂為16﹒96億元人民幣。 - 2021年11月,集團出資2﹒68億元人民幣(約3﹒27億港元)成立有限合夥企業以收購集團持 80%權益之中電神頭發電的部份權益連股東貸款,並佔35%權益。有限合夥企業將以總代價7﹒66億元 人民幣(約9﹒35億港元)收購中電神頭發電40%權益連股東貸款,預期集團將因出售事項錄得收益 1﹒7億元人民幣。完成後,集團持有該公司權益減至54%,其主要從事火力的發電及售電、熱力的生產及 銷售,並在中國山西省持有兩台燃煤發電機組,裝機容量1200兆瓦。 | ||||||||||||||||||||
股本變化 | ||||||||||||||||||||
| ||||||||||||||||||||
股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