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之旅增友誼 緊密合作須深耕
13/02/2023
特首李家超完成中東行程返港,形容今次是「友誼之旅、推展香港優勢之旅、開拓機遇之旅」。國際地緣政局當前正逢巨變,本港的前路風浪難免,政商界要有更開闊的視野,像今次般主動走出去接觸新知舊雨,持續推動方興未艾的經貿創科合作,也要歡迎對方親身前來,了解本港復常實況,以及大灣區潛力。
李家超所率領的政商界代表走訪沙特阿拉伯及阿聯酋後,共簽署了13份合作備忘錄或意向書,直指此行收穫甚豐,後續仍會與兩國就保護投資及綠色金融洽談和討論。
踏首步增互動 引油資助轉型
萬丈高樓平地起,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底在沙特簽署數以百億美元計的投資協議,背後仰賴無數技術官員和商企長期努力。港府過往無疑較忽視中東,直至前年10月底才在杜拜設立首個經貿辦,特首及財政司司長近月分別首度率團出訪、打開大門後,今後仍要致力招商引資,進一步深耕關係,才可取得更豐碩成果。
環球油企如沙特阿美去年紛紛交出破紀錄盈利表現,但正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預測,油組減產今年勢削弱中東出口國相關收入和經濟增長,也就促使當地主權基金、企業皆須積極向東看,尋找資金出路和新商機,支持國家可持續轉型。
隨着中東和內地經貿往還愈趨頻繁,香港去年對該區的進出口總額亦大增18%,至逾1,800億港元,卻仍僅及中東與新加坡約一半。
新加坡坐擁頂尖煉油轉口業,似乎自然能與上游國家靠近,但據前總理吳作棟2005年形容,他們與沙特這中東最大夥伴,關係只能說是「有限」。當地政府原把中東排得甚低,民眾所知亦有限。
不過,有見全球化經貿備受2008年金融海嘯衝擊,居安思危的新加坡政府當年即與沙特、阿聯酋等海灣合作委員會(GCC)6國,簽署了首份自貿協議,喝了當區創科、綠色轉型的「頭啖湯」,更勝暫未正式展開相類談判的港府。
新加坡與中東諸國多年頻繁互訪交流下,合作愈見多元發展,包括提供公務員訓練。前年,淡馬錫曾與阿布扎比投資局(ADIA)一同支持科企GoTo上市;同屬環球十大主權基金的卡塔爾投資局(QIA),同年亦創波斯灣先河在星洲設點。
特首預告,金管局今年上半年將再到訪中東開拓商機。無論是爭取當地主權基金、商企落戶,抑或拉攏對方未來與新成立的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推動各自經濟產業升級轉型、把握大灣區投資機會,合作空間顯然是無限大。
走出去請客來 助抓灣區機遇
本港不乏獨具慧眼、早着先機的商企和人才,出力協助沙特在沙漠興建未來城市,又或推動水耕菜紓緩糧食壓力,但整體而言,兩地政商界始終仍只是接觸、認識階段。
即使與本港關係親密如泰國,特首早前率團前往當地參與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時,各方始驚覺原來泰商對本地入境、防疫政策,仍有重重誤解。大灣區規劃總在推陳出新,本港更要演好國際跳板角色,主動走出去向東盟、中東等地人員宣傳,請他們親自前來好好了解和抓緊機遇。
【你點睇?】港交所推每周股票期權新選擇,若能新增一隻作每周股票期權標的,您會選擇哪一隻?► 立即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