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禁飛挽內外信心 通關內地待解說
22/03/2022
第5波疫情漸見回穩,特首林鄭月娥宣布,下月初將放寬9國禁飛令,其後準備分3階段解除社交距離限制。隨着多國重開邊境,本港與環球重新接軌壓力愈大,以挽留外資和人才。今後固然要防範全新變異株殺入,觸發疫情反彈,但同時亦須詳加解說防疫新策,將如何影響與內地通關,因為要保住本港作為橋樑跳板的核心競爭力,內外往還,缺一不可。
4月1日起,港府將取消英美等9個國家的禁飛令,且不再為海外地方劃分等級,任何已打畢兩針的海外港人,回港入住檢疫酒店後,最快第7天可憑陰性檢測結果提早進入社區。
根據官方統計,全港自2月起已有超過10萬人淨流出,佐證林鄭月娥日前所指,有很強烈感覺,部分金融機構對本港所處的孤立情況已失去耐性。當港府昨日「理順」檢疫要求,讓海外港人看齊本地隔離人士,一度警告有可能離港的老牌商人盛智文也改變口風,稱本港優勢常在,恢復常態後,曾有經驗顯示會出現大型回流潮。
做妥入境檢疫 免新株惹反彈
雖然海外港人的染疫風險可能已比本地居民更低,但為免重蹈去年夏季放寬財金商界入境未幾便再收緊的覆轍,港府須確保新一批的檢疫酒店,可妥為應付復活節的入住高峰期。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建議,抵港人士倘驗出陽性,應轉送較高規格的隔離設施,並做好病毒基因排序。
事實上,西方多個有不俗疫苗接種率和自然免疫力的國家,近日紛紛因為正肆虐本港的Omicron亞型株BA.2再現反彈,如澳洲西澳省日前便新症破頂,顯見港府要嚴防新株侵襲,包括法國剛正式確認、恐集兩款變異株的Deltacron。
從合資格人口完針率俱達至少95%的新加坡和新西蘭可推論,只要本港今後4星期能按計劃全力催谷接種率,應可顯著壓低高企的死亡數字,惟只要國際入境策略有所調整,新症反彈風險定必揮之不去。
本港去年長達8個月社區零感染,但與內地重開邊境的計劃,終因第5波疫情爆發臨門脫腳。各界期待港府可闡釋,有何路綫圖和時間表,繼續以「動態清零」為前提,向中央政府爭取通關,可惜昨天完成的中期檢討卻付之厥如。
正如林鄭和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出,在港設立地區總部的公司多着眼以本港為樞紐,服務香港和整個北亞洲,尤其是內地,故本港必須竭力做到對外和對內往還兼得。
尋求精準防控 至少分區強檢
林鄭引述內地專家表示,由於本港社區組織動員能力很弱,就算推出全民強制檢測,亦難以「不落一戶一人」。只是,港府不可把任何防疫失誤,全都推托至社會特質,葵涌邨前車可鑑,要是港府早有預案,可果斷圍封全邨,以至整個葵涌區,還是較有把握可避免後來出現的失控擴散。
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申明,疫情防控成為常態以來,內地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不斷提升分區分級差異化精準防控水平,快速有效處置局部地區聚集性疫情。港府調整海外入境安排和社交距離措施後,定要有準備隨時實施區域強檢,以高效行動換取中央重新通關的信心。
獨家優惠【etnet x 環球海產】用戶專享全場95折,特價貨品更可折上折。立即使用優惠代碼【ETN1WWS】,選購五星級酒店級海鮮► 立即瀏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