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議息 | FOCUS | 誰是真「大Boss」?鮑公「帶刺」捍獨立性
31/07/2025
誰才是美聯儲的「big boss」?鮑威爾周三(當地時間30日)以一連串「帶刺的專業主義」回擊特朗普的施壓甚至謾駡,力捍獨立性。不過,今次FOMC(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議息驚現32年來最分裂投票結果,加上美國二季度GDP被稱為史上最怪,都顯示聯儲的困境愈陷愈深。
鷹派語調打壓9月減息押注
繼上周面對面施壓減息,侵侵周三一早再於社交媒體施壓減息,都未動搖「Too Late(遲鈍鮑)」連續第五次按兵不動的決心。鮑公更放鷹稱,「未來兩個月的數據是否足以支持降息?現在很難說,我們不會提前決定」,令利率期貨市場關於9月減息的押注急降20個百分點(63% VS 43%)。
鮑威爾於記者會語帶雙關地指,聯儲局很少接待總統來訪,更別說是參觀建築。(White House)
摩根資產管理預期,聯儲9月減息的門檻似乎較高,12月的可能性較大;美國銀行甚至認為今年都不會減息。
鮑公在記者會上還表示,不會考慮利率變化對政府(國債利息)成本的影響以及聯邦政府的財政需求,「這樣做既不利於我們的信譽,也不利於美國財政政策的信譽。」對於特朗普上周四(24日)巡視聯儲總部,為近20年來首位到訪的現任總統,他語帶雙關地指,很少接待總統來訪,更別說是參觀建築。
兩反對票顯內部公開決裂
種種表態,都讓人聯想到他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時,眼見時任司法部長Jeff Sessions、國防部長James Mattis先後「被辭職」, 面對總統「沒有膽量,沒有理智,沒有遠見」的指摘,鮑公堅稱,在任期結束前,「我絕對、絕對、絕對不會主動辭職……除了死亡,我從未想過有何情況會令我無法完成任期。」
鮑曼(右)、沃勒(左)皆由特朗普任命,兩人罕有共同投票反對按兵不動。(AP)
「遲鈍鮑」跟侵侵硬扛到底之意毋庸置疑,但總統的干預,從罕現2位理事投票反對議息決定可見一斑--鮑曼、沃勒皆由特朗普任命,前者上月更獲正式提拔為聯儲負責監管事務的副主席。此一自1993年以來「最分裂」的投票結果,再次凸顯了聯儲內部鷹鴿兩派的公開決裂,特別是6月點陣圖曾顯示,7位成員預計今年減息次數為零。
次季GDP反彈藏多重噪音
然而,更大分歧恐在於對美國經濟到底是何狀態的判斷。就在議息結果揭盅前,美國商務部公布二季度GDP年率增3%(預期:2.3%),特朗普隨即在社交媒體高呼,「高於預期,立即減息,沒有通脹,讓美國人買房和再融資!」
若觀察分項數據,進口因關稅暴跌令「淨出口」貢獻一飛衝天至4.99個百分點,創1947年以來最高紀錄;「消費者支出」貢獻僅0.98個百分點。上半年計GDP增1.2%,遠低於去年的2.8%。此外,需求關鍵指標「面向私人國內買家的最終銷售額」錄2022年底以來最低增速,20個最大城市房價亦連跌三個月。
需求關鍵指標「面向私人國內買家的最終銷售額」錄2022年底以來最低增速。(AP)
展望未來,鮑公的最大考驗仍在頂住內(反對票委員)外(特朗普)壓力,穿透關稅擾動下的數據噪音,此不單牽涉通脹、就業兩大目標,更攸關美元信用。無論「帶刺的專業主義」能否助聯儲避免重蹈早前兩次誤判物價前景的覆轍,毫無懸念的是,「big boss」的抗爭足以令他名垂青史。
撰文:金子安
送禮活動浪接浪!想緊貼著數活動消息?即Like etnet 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