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結-長牛慢行 | 反內捲穩內需 憧憬中美元首會晤 恒指來季勢破28000關 買阿里沽比亞迪
30/09/2025
第三季港股市場呈現穩步上升趨勢,主要受惠於減息預期的擴散以及美國聯儲局於9月初正式宣布減息0.25厘,市場信心重拾。在經濟政策的推動下,恒指由24000點水平一度挑戰27000,但暗潮湧動,尤其在季初內地外賣大戰激烈,阿里巴巴、京東及美團等巨頭參戰,對股價帶來短期波動。不過,內地監管部門積極推行“反內捲”政策,為市場降溫,結合AI熱潮再燃,阿里巴巴與英偉達合作的自主研發AI預期推動科技股全線回升,令恒指在第三季度大幅上升。
資金輪流炒作焦點主題,恒指季內累計升2783點
科技題材熱炒頻繁,包括人型機器人、晶片與自動駕駛等,但醫藥股的出海預期是其中的亮點,多隻大藥企的升勢凌厲,即使在季結前美國藥品反制措施出台,對醫藥板塊信心依然不減。
另一方面,美國聯儲局的鴿派政策是推動市場的核心因素。聯儲局的減息,配合疲弱的非農就業數據以及主席鮑威爾的鴿派言論,令市場預期利率將進一步降低,甚至預料年底前再減息兩次。另一方面,最新經濟預測展現GDP增速上修與貿易風險低估,市場對未來的經濟前景持較為樂觀的態度。
憧憬十五五規劃出台,料牛市未完調整有限
展望第四季,全球經濟和內地政策動向成為關鍵。隨著十月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召開,預計將提出“十四五”規劃,重點加強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倘若“十五五”規劃落實,零售、平台企業等需求旺盛行業有望受益,尤其汽車和電商平台等。然而,內捲現象仍難根治,根本原因在於需求不足,競爭激烈的行業如汽車和平台企業可能出現汰弱留強的格局,投資信心或有所影響。
就港股估值與資金流而言,第三季科技股估值累積一定升幅,企業業績仍是未來的核心驅動力。陳政深觀察指出,科技股未來受息口影響有限,反而環球貿易變化及中美關係成為更重要的牽動因素。恒指今日已經升至今年高點,擔心估值高昂,若在第四季出現回調,預計到25000點仍有支持,牛市格局未變,調整是市場自然的修正。值得注意,9月19日中美元首通話TikTok交易構建了重要框架,憧憬雙方下月在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峰會上會晤,甚或示意不排除適時安排國事訪問,料仍會為市場傳遞正向訊號,屆時亦有機會推動恒指上試28000阻力關口。
(Shutterstock圖片)
阿里夥英偉達締造贏贏組合,比亞迪繼續減價戰以本傷人
在行業展望方面,科技巨頭,第三季京東、美團和阿里巴巴展現強勁表現,特別是阿里(09988)在AI布局上的突破,預期業績將在第四季持續向好。阿里與英偉達的合作,進一步強化其AI發展,內地對此持較為寬容的態度。騰訊則在遊戲和社交方面保持穩定,但整體較有韌性。至於新能源車市場仍然激烈。內地銷情高速增長,但過度競爭與毛利壓力鋪面而來,比亞迪(01211)等龍頭調低年度銷售目標,股價偏弱。新興車企如零跑則表現相對較佳,扭虧為盈,但整體而言,新能源車行業在內捲環境下,第四季預料難以亮眼。
總結來說,第四季港股或面臨一定調整壓力,但整體牛市格局仍未改變。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將是推動市場的主要動能,投資者應關注基本面和政策動向,審慎布局,以迎接未來的可能機遇與挑戰。
撰文:經濟通通訊社記者佘詩偉、羅嘉儀
【說說心理話】藝術的力量:就算不擅長用語言去表達自己,但可以通過顏色及筆觸,自由地表達內心世界►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