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控 | 中期業績遜預期,縱再回購股價仍挫應點部署?
30/07/2025
滙控(00005)今日(30日)中午公布業績,中期列帳基準稅前盈利按年跌27%至158億美元,第二季除稅前利潤跌29%至63億美元,均差過預期,主要因交通銀行減值虧損,以及受累本地地產市道,信貸減值撥備增加。雖然集團派第二次中期息10美仙,以及擬再斥最多30億美元回購股份均符合預期,但股價於午後開市即受壓,失守100元關,最多跌逾4%至96.2元,同系恒生(00011)中期盈利亦跌30%,預期信貸減值提撥及不良貸款比率急增,股價插逾7%。本港樓市前景仍未明朗,滙控雖經今日急跌,但仍處於相對高位,有貨無貨應如何部署。
(資料圖片)
中期列帳基準稅前盈利跌27%息10美仙 擬斥最多30億美元回購
滙控公布截至今年6月30日止中期業績,期內列帳基準稅前盈利跌158.1億美元,按年跌26.7%,差過預期的164.7億美元。除稅後利潤124億美元,按年減少30%。收入按年減少9%⾄341億美元,減幅反映須予注意項⽬的按年影響,主要來⾃2024年上半年出售加拿⼤及阿根廷業務。單計第二季,除稅前利潤按年跌29%至63億美元,同樣差過預期69.86億美元,主要是確認於交通銀行的攤薄和減值虧損21億美元所致。
滙控宣派第二次中期股息10美仙,符合預期;另宣布展開新一輪最多30億美元股份回購,預計於今年第三季業績公布前完成,同樣符合預期。
次季收入下降主因交行減值虧損 信貸減值撥備增因本地地產市道
滙控第二季收入按年下跌1億美元至165億美元,減幅包括上述交行減值虧損的影響,若不計及此等項目,收入有所增加。滙控解釋,主要原因是國際財富管理及卓越理財業務分部和香港業務分部旗下的財富管理業務在客戶活動增加支持下錄得費用及其他收益增長,而外匯業務和債務及股票市場業務亦在市況波動帶動下錄得費用及其他收益增長。按固定匯率基準計算,不計及須予注意項目的收入增加8億美元至177億美元。集團第二季淨利息收益率為1.56%,較2025年第一季下跌3個基點,原因是亞洲的收益率下降。
第二季預期信貸損失為11億美元,較2024年第二季增加7億美元,包括與香港商業房地產行業相關的準備,反映用於計算預期信貸損失的模型有所更新、有關新增違責風險承擔的準備增加,以及非住宅物業供應過剩導致租金及資本價值面臨持續下行壓力。上半年預期信貸損失則為19億美元,較2024年上半年增加9億美元。普通股權一級資本比率為14.6%,較2024年12月31日降低0.3個百分點。
艾橋智:維持今年銀行業務淨利息收益指引約420億美元
滙控行政總裁艾橋智表示,集團營運所在的全球環境瞬息萬變且並不明朗,導致經濟預測和金融市場較為波動。滙控繼續以於2025至2027年三年期間,每年平均有形股本回報率達到約15%為目標。據最新的模型推算,並考慮到匯率的有利影響和香港銀行同業拆息下跌的不利影響,該行繼續預期2025年的銀行業務淨利息收益約達420億美元。另滙控擬將普通股權一級資本比率維持在14%至14.5%的中期目標範圍,而2025年的股息派付比率目標基準則為50%,當中不計及重大須予注意項目及相關影響。
艾橋智提及,集團上下同心,就實現按年節省15億美元成本的目標取得實質進展,其中上半年各項行動已節省7億美元成本,並可望於2027年全面達成節省15億美元的目標。而2025年上半年內,集團已透過派息及股份回購,合共宣布向股東回饋95億美元。股份數目亦已較2023年首季減少13%。
特別關注商業房地產風險敞口不到5% 交行相關減值非實際虧損
對於香港商業房地產,艾橋智表示,觀察到住宅開發領域已出現穩定跡象,這歸功於政策支持及強勁的市場趨勢,然而在其他板塊,尤其是寫字樓商業房地產領域,存在供應過剩問題,這使得該板塊短期內面臨一定壓力。而集團的香港商業房地產敞口中,特別關注的風險敞口佔不到5%,此類敞口的借款人評級為次級(substandard)或信用減值(credit impaired),且其貸款價值比(LTV ratios)超過70%,相關敞口規模低於15億美元,並已針對其計提約5億美元預期信用損失(ECL),來自相關敞口的潛在極端下行風險已經得到很好的控制。
滙控集團財務總監郭珮瑛表示,對於香港商業房地產,在其帳簿中42%為無擔保貸款,該貸款通常授予實力雄厚的香港上市開發商,這些企業為現金流多元化的大企業,並指這些客戶今年上半年已償還10億美元,均屬高質量公司(very strong quality names),相關減值極低。
而就確認與聯營公司交通銀行股份相關的攤薄和減值虧損21億美元,艾橋智回應指,這些減值是會計相關的減值,它們不會以任何實質性的方式影響集團的資本狀況,也不會影響集團對中國經濟的看法,這是技術性的會計處理程序,它們會逐季進行評估,並指此為帳面虧損(paper losses),並非實際虧損,這對集團的一級資本充足率沒有影響,因此對集團的財務穩定性沒有影響,也對集團的分紅派息或任何其他分派機制,包括股份回購,均沒有影響。
富瑞:次季撥備前利潤及銀行淨利息收入勝預期 予買入評級
富瑞發表研報指,滙控第二季撥備前利潤優於市場預期,但信貸方面小幅遜於預期,銀行淨利息收入優於預期,並維持全年約420億美元的指引,財富管理業務再次表現強勁,手續費及其他收入按年增長22%,集團宣布高達30億美元的股份回購計劃,予倫敦目標價970便士及「買入」評級。
湯麗鴻:內銀投資虧損加劇兼受累樓市壞帳增加 暫不宜沾手
(湯麗鴻IG圖片)
光大證券國際環球市場及外匯策略師湯麗鴻於今日《hot talk 1點鐘》節目指,滙控今次業績令人失望,雖然公布會進行30億美元回購兼有派息,但其上半年利潤下滑26%,差過市場預期,最主要有兩個因素:第一,其中國的投資虧損加劇,所持中資銀行股份虧損數十億美元;第二,滙控本身預計信貸損失也增加了9億美元,近幾個月也有很多有錢名人破產的消息,某些地產商亦急需銀行批借貸,首當其衝一定是恒生,而滙豐也難以倖免。再者,樓市暫無起色,仍見很多蝕讓盤及銀主盤,令銀行壞帳增加。滙控信貸損失亦見進一步擴大,之前只損失約10幾億美元,再增加9億美元後,就接近20億美元,即使繼續進行回購,大家仍會擔心,若樓市仍未明朗,有很多人破產還不到貸款,變成銀主盤,出現很多壞帳,就不利滙控及恒生股價表現。恒生就更不用提,之前已有很多消息指其再要貸款幫助地產商,恒生跌幅較大屬預期之內,兩隻股份暫都不宜沾手。
湯麗鴻又指,在技術走勢上,滙控一下子跌穿100元,98元這個最大支持位也很大機會跌穿,種種壞消息也有機會牽連市場對香港經濟的觀感,不是一個下午就可消化,除非今晚凌晨美聯儲議息會議公布減息,或暗示今年下半年減息。
滙控今日跌3.82%收報96.95元,最多跌4.56%至96.2元,成交55.34億元。同系恒生中期盈利按年跌30%至68.8億元,預期信貸減值提撥增至49億元,不良貸款比率急增137基點至6.69%,股價跌7.4%報113.8元。其他本地銀行股也普遍下跌,中銀香港(02388)跌1.51%報35.85元,東亞(00023)跌2.24%報12.24元,大新銀行(02356)跌1.48%報9.32元,惟渣打(02888)升1.84%報143.6元。
(經濟通HV2報價系統截圖)
撰文:經濟通市場組、採訪組 整理:李崇偉
重溫《開市Good Morning》熊麗萍分析,請按此
其他滙控相關新聞:
【滙控績後】富瑞:滙控銀行淨利息收入勝預期,予「買入」評級
滙控:集團特別關注風險敞口佔香港商業房地產敞口不到5%
滙控(5)瑞士私人銀行被執法機構調查,疑涉參與洗錢活動
【滙控業績】香港上海滙豐銀行中期列帳基準除稅前利潤跌14%
【滙控業績】滙控艾橋智:上半年各項行動已節省7億美元成本
【滙控業績】滙控維持今年銀行業務淨利息收益指引約420億美元
【滙控業績】滙控(5):上半年預期信貸損失為19億美元
【滙控業績】滙控次季列帳基準除稅前盈利跌29%
【滙控業績】滙控擬展開最多30億美元股份回購
【滙控業績】滙控中期列帳基準稅前盈利跌27%,息10美仙
【說說心理話】照顧者壓力大 情緒出現問題應找心理醫生!嘉賓:「雖然很貴,但是值得的,他救了我一命!」►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