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宇樹科技部署今年第四季申請A股上市,強調產品「民用」,已完成10輪融資
04/09/2025
9月2日,國內機器人初創公司宇樹科技在社交媒體平台X上連發了兩份聲明,強調其定位一直是一家民用機器人公司,並稱其計劃於今年10月至12月向交易所提交上市文件,屆時會公開更多運營數據。雖然並未給出明確日期,但這已是宇樹科技自成立九年來,首次對外明確上市時間區間。按照IPO審批流程,遞表後,宇樹科技有望最早於2026年1月完成IPO。
強調產品「民用」,回應「存在後門漏洞」
宇樹科技在聲明中強調,「自公司成立以來,宇樹科技致力於在民用領域生產高性能、多用途的機器人,宇樹科技已經在公司網站、產品說明、合作夥伴協議及其他文件中清晰表明這一點。」
據《財新》報道,宇樹科技發布這則聲明恰逢9月3日中國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前夕。在閱兵儀式上,一款由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旗下公司研製的四足機器狗作為陸上無人作戰方隊亮相。該機器狗可承擔偵打突擊、掃雷排爆、班組支援等任務。而過去數年,也不乏海外用戶購買宇樹科技機器狗之後自己改裝為武器的案例。宇樹科技已多次發聲明稱反對這樣的行為,其致力於生產民用產品。
一款由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旗下公司研製的四足機器狗作為陸上無人作戰方隊亮相九三閱兵。(央視新聞微博圖片)
更微妙的是,就在這份IPO聲明發布的同時,宇樹科技同步發布了一份「網絡安全公告」。今年4月,海外媒體曾質疑宇樹科技售出的Go1機器狗存在後門,並稱該後門可能導致該產品的使用數據洩露。宇樹科技在公告中解釋稱,宇樹科技稱經過調查發現該漏洞是由Go1使用的第三方雲服務商Zhexi Cloud洩露,3月24日宇樹科技就修改了該服務的管理員密碼,並於3月29日停止了該服務。宇樹科技強調,市面上該型號產品存量較少,後續產品並未使用同樣的雲服務。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小朋友與宇樹科技的拳擊機器人互動。(AP圖片)
去年人形機器人銷售額佔比三成
宇樹科技成立於2016年,以四足機器人起步,是全球最早一批實現四足機器人商業化的公司之一。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調研數據顯示,2023年,宇樹拿下全球四足機器人市場69.75%的銷量份額,同年杭州亞運會期間,宇樹四足機器人還因在田徑賽場上運送鐵餅、標槍而「出圈」。
2023年,宇樹切入人形機器人賽道,當年8月推出首款人形機器人。實際市場競爭中,宇樹堪稱「價格屠夫」。2024年5月,宇樹發布一款輕量級人形機器人G1,基礎版售價只有9.9萬元(人民幣.下同)。這之前,行業內人形機器人的售價普遍要在數十萬元。
2025年年初,央視蛇年春晚,宇樹科技的人形機器人實現登台表演;2月17日,公司創始人、CEO王興興在北京參加了備受矚目的民營企業座談會。
宇樹科技介紹,以2024年為例,四足機器人、人形機器人和組件產品的銷售額分別佔約65%、30%和5%。其中,約80%的四足機器人被應用於研究、教育和消費領域,而剩餘的20%則被用於工業領域,如檢查與消防。人形機器人完全用於研究、教育和消費領域。
宇樹科技的機器人。(AP圖片)
正處上市輔導期,已完成10輪融資
伴隨著人形機器人不斷出圈,宇樹科技在資本市場也展開了一系列動作。早在今年5月29日,宇樹科技發布通知稱,因公司發展需要,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即日起名稱變更為「杭州宇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時,公司新增一位董事梁望南,身份為北京京國瑞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這一舉動被外界視為給上市鋪路。
7月18日,中國證監會官網顯示,宇樹科技已開啟上市輔導,由中信證券擔任輔導機構。輔導備案報告顯示,宇樹成立於2016年8月26日,註冊資本為3.64億元,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王興興,其直接持有公司23.8216%股權,並通過上海宇翼企業管理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控制公司10.9414%股權,合計控制公司34.7630%股權。
宇樹科技的四足機器狗。(AP圖片)
據《第一財經》報道,截至目前,宇樹科技已完成10輪融資,最新C輪融資於2025年6月完成,融資額100億元,投資方包括中國移動、騰訊、阿里、吉利等。宇樹科技若成功上市,或成科創板機器人領域新龍頭,有分析稱,該公司市值預估達500億至1000億元,創始人王興興身家有望超百億。
宇樹科技仍在推進商業化,7月11日,智元機器人和宇樹科技中標中國移動的採購項目,總額達1.2億元,其中4605萬元用於採購宇樹的小尺寸人形雙足機器人、算力背包和五指靈巧手。
在財務表現方面,在上述提及的聲明中,宇樹科技並未披露收入總額與利潤數據。但在今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創始人王興興曾透露,宇樹科技2024年全年營收已突破10億元。據投資方透露,宇樹科技自2020年以來已連續五年實現盈利,在機器人行業中表現突出。
多家A股公司曬出機器人訂單
從整個機器人行業來看,熱度持續上漲。A股方面,多家上市公司於近期密集披露了機器人領域的送樣、訂單情況。9月3日晚,「人形機器人第一股」優必選表示,公司近日獲得某國內知名企業2.5億元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產品及解決方案採購合同。該合同以人形機器人Walker S2(具備自主熱插拔換電系統)為主,優必選將在今年內啟動該合同交付。這是目前全球人形機器人企業已披露的訂單中,金額最大的一筆。
美芯晟表示,公司在汽車與機器人領域布局傳感器、汽車照明、接口芯片、激光雷達等多類產品,產品應用會進一步增加,機器人領域已實現市場份額的突破並呈現良好的增長態勢。公司與行業內機器人腱繩廠家一直保持著密切的溝通,目前已有小規模銷售訂單。
9月2日,捷昌驅動介紹,公司已布局人形機器人線性執行器模組、旋轉關節模組及空心杯電機模組,並與下游具身機器人客戶開展合作,部分產品已經進入客戶送樣測試階段。濤濤車業表示,8月公司已完成美國K-SCALE公司部分機器人產品的小批量試產,後續視市場反饋情況定。
在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上,機器人進行5V5足球賽。(經濟通通訊社記者黃燕明攝)
《第一財經》報道指出,在產業熱錢湧動、政策大力扶持、二級市場估值持續走高的多重利好下,機器人板塊已成為當下最熱門的投資賽道。有分析認為,機器人作為科技創新領域,產業早期發展階段,二級市場存在泡沫成分是正常現象。未來產業必然會出現分化,只有那些真正掌握核心技術、具備量產能力和客戶資源的公司才能最終勝出,並兌現到業績上。資本熱情與應用寒流形成的反差考驗著每位市場參與者的智慧。
撰文:經濟通通訊社記者丘敏華
【說說心理話】網戀騙案:專家分析為何女性/高學歷人士較易「沉船」!若不幸被騙,如何處理自己情緒?►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