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昨日掀幕,緊接北京的中國抗戰勝利九三大閱兵,無疑是中國今年最重要的系列主場外交。全球南方、非西方國家形成的「全球多數」齊聚京津,紀念歷史並拓展合作,對國際治理具承先啟後意義。
中國這一輪主場外交看點眾多,首先是規模大、代表性強,是全球南方與非西方國家盛會。本次上合峰會除了會員國、觀察員國、對話夥伴國領導人出席,還特邀東南亞多國參加,合共20多國,規模為組織成立20多年以來最大,凸顯上合涵蓋亞歐大陸屬性。
九三閱兵計及議長和副總理級別外賓,更有超過30國現任領導人出席,遍布東亞、東盟、南亞、中亞、中東、東歐、非洲與美洲。考慮到中國有力邀請已建交的非洲53國全部參加中非峰會,而非洲多國部隊都在華接受軍事訓練,中方今次閱兵在邀請外賓方面可謂已是「留了手」以作平衡。
具廣泛代表性,捍秩序促改革
然後是本輪主場外交時機的特殊性。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國際秩序正面臨單邊霸凌、保護主義、陣營對抗脅迫選邊站隊的諸多挑戰。中國此時聯合全球多數國家牢記歷史,既是捍衛多邊國際秩序,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也是倡導全球南方擔當國際治理的參與者和改革者,擺脫被動反應西方議程。
是次上合峰會料將發表《天津宣言》,共同確定組織未來10年發展戰略,以及關於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和聯合國成立80周年的聲明。上合提倡超越文明衝突、冷戰思維、零和博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替代性國際治理方案,亦正好與現在西方陷入分裂,白宮據報認為歐洲在暗中破壞俄烏和談形成對比。
再者,這輪主場外交為中外多個雙邊關係提供了新動能。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罕見在俄烏衝突期間長時間離俄,率3位副總理、10多位部長及各大企業代表訪華4天,再次印證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不受美國一時對俄政治風向調整動搖。
中俄關係牢固對中朝關係亦有正面作用。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將出席九三閱兵,外界注意到他和多國領導人同場的情況十分罕見。這也是1959年新中國成立10周年閱兵以來,北韓最高領導人首次出席中國閱兵。
同樣罕見的是,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時隔7年再次來華出席上合峰會。盡管中印關係回暖很大程度上只是印美關係惡化的「副產品」,但這對上合組織與金磚國家內部協調都有重要作用。
南方、非西方國家組成的全球多數,正步步推進世界多極化進程,在不結盟的傳統基礎上,擁抱務實的多邊主義,堅持戰略自主,強調發展權而非「價值觀」為先。但這種國際秩序形態也被西方視為挑戰甚至威脅,成為全球多數需要克服的難關。
中國實力增強,外界期望同漲
面對這種情況,全球多數有必要加強內部市場整合,提高韌性,推動本幣結算是為重中之重。各國亦需完善治理水平,創造良好穩定社會環境,並善用自身資源、市場和戰略地位等槓桿,提升議價能力。
對中國來說,隨著九三閱兵將向世界展示中國實力的快速增強,外界必會期望中國就全球重要議題擔當更主動角色,中方有必要造好如何應對國際賦予更大期望的能力建設與布局部署。
【你點睇?】俄朝領袖會談,金正恩表示願盡力助俄,並稱之為兄弟間義務。你認為朝俄緊密關係會促進半島和平,還是刺激南北對峙?► 立即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