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脈動》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在上周三(7月30日)的7月議息會議後記者會未有
為之後的息口路向提供指引,亦未有為聯儲局於6月公布、較多委員認為下半年會減息兩次的利
率點陣圖進行「背書」。市場解讀成鮑公放鷹,利率期貨隨即有所反映,預期9月減息的機會由
70%一下子降至40%。
隨著鮑威爾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減息與否及何時減息的意見相左,面對特朗普公開嘲諷「太
遲先生(Mr﹒ Too Late)」和「固執的笨蛋(a stubborn
MORON)」等言語攻擊,不能排除鮑公評論息口的言論會更趨謹慎和更似鷹派,至少在口舌
上不讓特朗普得逞。至於往後減息與否及何時減息,仍須以數據行先,絕非鮑公或特朗普一人所
能控制,畢竟聯儲局共有12名委員擁有投票權。
聯儲局衡量未來利率變化的兩大指標,分別是就業環境及通脹情況。就業市場方面,上周五
(1日)的非農就業數據令市場大跌眼鏡,不僅7月新增職位只得7﹒3萬個,低於市場預期的
11萬個,更重要是5月和6月的非農就業數據合計下調近26萬。非農數據由美國勞工統計局
(BLS)負責統計,官方數據出現極大誤差,主要由於調查回覆率低或回覆太遲,最近數個月
的首次調查回覆率更經常低於60%,令當局公布數據與實際情況有著極大落差,也令市場誤判
減息的可能性。
就業數據持續疲弱已是不爭之事,加上美國第二季GDP初值以年率計增長3%的強勢只屬
鏡花水月,主要是受到淨出口數據扭曲所致,而更能確切反映經濟動能的私人本地購買者的實質
最終銷售(Real final sales to private domestic
purchasers)僅增長1﹒2%,屬2022年後最弱的一季,連同7月ISM製造業
PMI和密歇根大學消費信心指數等數據,皆指向美國經濟非如想象般強勁。相關數據點燃了投
資者對減息的憧憬,截至周一(4日)的利率期貨顯示,9月減息機會重新上升至92%,而數
據也確實為聯儲局減息提供更有力的條件。
至於通脹方面,不能否認關稅戰對美國通脹的影響正逐步浮現。早前公布的6月CPI中的
分項可見端倪,包括服裝、家具和電器等依靠進口的商品,價格明顯上升。然而,整體CPI暫
時仍可控,配合就業市場轉弱和經濟前景忽明忽暗,現時若能重新減息,相信是較理想的時機。
在今年餘下的三次議息會議中,預期減息的機會仍高。在減息將至的大方向下,股市料在近
日調整過後能重拾向上動力,尤其是美國經濟預期僅屬放慢而非衰退,從近期公布業績的美國科
技股仍維持樂觀指引及上調資本開支預測可見,大型企業對未來經濟前景絕非特別負面。至於美
國國債價格亦預期能受惠減息到臨,惟計及美國債務問題及去美元化等風險因素後,料短債較長
債略勝一籌。《東亞銀行投資策略師 吳永強》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
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送禮活動浪接浪!想緊貼著數活動消息?即Like etnet 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