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內容由人工智能根據現有市場數據及新聞來源生成,僅供參考。其內容不代表《經濟通》之觀點或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鑒於AI生成資訊可能存在錯誤、遺漏或偏差,用戶應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或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出投資決定。《經濟通》對因依賴本內容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中美將於2025年10月24日至27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第五輪貿易談判,此前美國10月10日宣布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0%關稅,中國10月9日實施五類稀土出口管制。
事實要點:
▷ 美10/10宣布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0%關稅(部分商品總稅率超150%)
▷ 美4/10將中港小包裹關稅調至貨值120%或150美元/件(6/1生效)
▷ 中10/9管制鈥、鉺等五類稀土及鋰電池材料出口(11/8生效)
▷ 中美5/12協議互降關稅24%(中降至10%、美降至30%)
▷ 第五輪談判10/24-27於馬來西亞舉行(前四輪在倫敦、斯德哥爾摩等地)
10月初,中國實施嚴格稀土出口管制後,美國以100%關稅進行反制,標誌著中美關稅戰再次打響。10月18日,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及貿易代表格里爾舉行視頻通話,雙方同意盡快舉行新一輪中美貿易談判。
中國商務部最新宣布,何立峰將於10月24日至27日率團赴馬來西亞與美方舉行經貿磋商。雙方將按照今年以來兩國元首歷次通話重要共識,就中美經貿關係中的重要問題進行磋商。
據悉,亞細安峰會將於10月26日至28日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舉行。中美在此次峰會期間的會晤將是雙方的第五輪貿易談判。此前中美曾在馬德里、斯德哥爾摩、倫敦和日內瓦進行貿易磋商。
*中美關稅戰時間線*
2025年1月31日(美東時間)
以芬太尼問題等為由,美國自2月1日起對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加徵關稅10%。
2月27日(美東時間)
美國宣布3月4日起在對中國商品加徵10%關稅的基礎上,再額外增加10%,累達20%
4月2日(美東時間)
美方宣布對中國的「對等關稅」稅率為34%。
4月2日(美東時間)
美方撤銷中港兩地的小額包裹免稅安排,並徵收從價稅30%或每件包裹徵收25美元,6月起則徵收50美元。
4月4日(北京時間)
中方反制,宣布對美國輸華商品加徵34%關稅。
4月4日(北京時間)
中國公告對釤、釓、鋱、鏑、櫓、鈧、釔等7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措施。
4月7日(美東時間)
美方威脅進一步對華加徵50%關稅。
4月8日(美東時間)
美方將此前宣布對中國輸美產品加徵34%「對等關稅」進一步提高50%至84%。
4月8日(美東時間)
美國將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小包裹徵稅額翻3倍,從貨值的30%加到90%;進口商須繳付關稅為貨值的90%或75美元,並在6月1日後升至150美元。
4月9日(北京時間)
中方宣布對美國輸華商品加徵關稅由34%提高至84%。
4月9日(美東時間)
美方宣布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由84%提高至125%。
4月9日(北京時間)
中國商務部將6家美國企業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12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
4月10日(美東時間)
白宮行政命令顯示,美國將中港的小包裹徵稅從貨值的90%增至120%。
4月11日(北京時間)
中方宣布對美國加徵關稅由84%提高至125%,同時表明即便美方再加徵關稅,中方亦不予理會。
5月12日(北京時間)
中美聯合聲明發布,同意互降「對等關稅」24%。中國對美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稅率由34%暫降至為10%,美國對華加徵關稅暫為30%,包括10%對等關稅和20%芬太尼關稅。中美雙方達成90天暫停關稅的協議,中方同意採取必要措施,暫停或取消自4月2日起針對美國的非關稅反制措施。
5月12日(美東時間)
特朗普修正行政命令,調整低於800美元小額包裹的從價關稅稅率,從120%降至54%,但維持每件小額郵遞物品100美元的從量關稅,適用港澳地區。
5月31日(美東時間)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布,延長對中國在技術轉讓、知識產權和創新方面的行為、政策與做法所進行的301條款調查中部分產品的關稅豁免。這些豁免原定於2025年5月31日到期,現已延長至2025年8月31日。
7月30日(美東時間)
特朗普簽署一項行政命令,自8月29日起,暫停全球800美元或以下的小額包裹關稅豁免,以堵塞逃避關稅的漏洞。
6月9日至10日(當地時間)
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與美方牽頭人、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及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貿易代表格里爾在英國倫敦舉行中美經貿磋商機制首次會議。雙方就落實兩國元首6月5日通話重要共識和鞏固日內瓦經貿會談成果的措施框架達成原則一致。
7月28日至29日(當地時間)
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與美方牽頭人、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及貿易代表格里爾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中美經貿會談。根據會談共識,雙方將繼續推動已暫停的美方對等關稅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
8月6日(美東時間)
特朗普宣布,將對所有含有半導體的進口產品徵收100%的關稅,但對於那些「已在美國建廠或承諾設廠」的企業將給予豁免。
8月11日(美東時間)
特朗普簽署了行政令,將美國的對華關稅暫緩期延長90天。
8月12日(北京時間)
中方發布中美斯德哥爾摩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確認中美兩國將加徵關稅的暫緩期,再延長90日。聲明提到,中國由今日起,再次暫停對美國商品實施24%的關稅90天,同時保留對這些商品加徵剩餘10%的關稅。
9月14日至15日(當地時間)
第四輪會談在西班牙馬德里登場。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與美方牽頭人、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及貿易代表格里爾再次會晤,雙方圍繞TikTok相關問題、投資障礙減少與貿易合作推進進行深入討論,最終就相關議題達成基本框架共識。
9月25日(美東時間)
特朗普宣布新一輪關稅,瞄準廣泛的進口商品,美國將對進口品牌藥品徵收100%的關稅,對重型貨車徵收25%的關稅,對廚櫃徵收50%的關稅。
9月29日(美東時間)
特朗普下令對進口軟木木材和板材徵收10%的關稅,並對廚櫃、洗手盆和軟墊木製品徵收25%的關稅。該關稅於10月14日起生效,部分則預定將於明年1月1日起調高。
10月3日(美東時間)
美國海關宣布,自10月14日起將對由中國擁有、營運或建造的船舶徵收高額港口費。
10月9日(北京時間)
中國商務部與海關總署聯合發布新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涵蓋針對鈥、鉺等五種中重稀土及鋰電池材料的出口限制,將自11月8日正式生效,範圍覆蓋礦產、設備與技術全產業鏈。
10月10日(北京時間)
中國宣布擬自10月14日起,對美國關聯船舶徵收特別港務費,初期每淨噸收取400元人民幣,並將逐步提高至2028年的1120元人民幣。
10月10日(美東時間)
特朗普也宣布,自11月1日起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0%額外關稅。若與現有稅率疊加,部分商品實際關稅可能超過150%。此外,美方還將對「所有關鍵軟體」實施出口管制,包括作業系統、AI演算法及半導體設計工具。
10月14日(美東時間)
特朗普放話,考慮對來自中國的食用油實施禁運,以報復中國5月以來不再購買美國大豆。
10月18日(北京時間)
何立峰與貝森特、格里爾舉行視頻通話,雙方同意盡快舉行新一輪中美經貿磋商,為緊張局勢釋出一線緩和訊號。
10月23日(北京時間)
中國商務部宣布,何立峰將於10月24日至27日率團赴馬來西亞與美方舉行經貿磋商。
《經濟通通訊社23日專訊》
【說說心理話】疫情封關期間,獨自陪絕症丈夫赴日求醫,24/7貼身照顧,如何處理壓力及情緒?►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