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內容由人工智能根據現有市場數據及新聞來源生成,僅供參考。其內容不代表《經濟通》之觀點或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鑒於AI生成資訊可能存在錯誤、遺漏或偏差,用戶應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或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出投資決定。《經濟通》對因依賴本內容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阿里巴巴(09988)2025年9月正洽購銅鑼灣港島壹號中心13層樓面,涉70億港元及27萬平方呎,或獲命名權,文華東方確認洽售但未透露買家。
事實要點:
▷ 洽購總額70億港元(每呎2.6萬元/27萬平方呎)
▷ 港島壹號中心原屬怡和1841年購入的999年地契地段
▷ 文華東方2017年重建原怡東酒店(2019年關閉)耗資50億港元
▷ 港交所2023年4月以63億購中環交易廣場9層
▷ 大廈全棟24層共50萬平方呎,現僅租出2層
市傳阿里巴巴(09988)70億元洽購銅鑼灣「港島壹號中心」13層樓面,而老牌英資怡和旗下業主-文華東方酒店集團則確認有洽售事項。受疫情打擊,近年本港商廈市場吹淡風,寫字樓空置率急速上升,令外資公司大手「減磅」旗下核心甲級寫字樓。事實上,銳意轉型為投資組合公司的怡和系今年動作多多,置地於今年4月已出售交易廣場第一座多層商業樓面予港交所(00388)作集團總部,是次再大手沽貨有何「啟示」?
*阿里潛在獲得命名權,勢改寫銅鑼灣與怡和歷史*
中大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接受《經濟通通訊社》訪問時表示,是次潛在項目買賣與政治關係或許不大。他估計,阿里巴巴覓寫字樓主要視乎面積及方便程度,因此選擇此地未必有政治含意。他補充指,英資公司可以不顧買家身份,而全面出售手頭貨源。
市傳阿里會因此獲得大廈命名權。一旦改名,將改變項目本身歷史色彩,因為該項目對怡和而言,意義深厚。回顧港府於1841年首次拍賣土地,首幅位於銅鑼灣東角的「Lot 1」,即1號地段由怡和投得,因此不但該地擁999年地契,且代表怡和取得本港首幅公開拍賣的地皮。
而且,該地靠近至今仍由怡和所擁有的「午炮」,甚具政治意義。「午炮」除了於每日中午鳴響,在除夕夜午夜,亦會鳴響以迎接新一年的到來,又稱「子夜禮炮」。此外,當時每有大人物抵達或離開香港時,都會鳴放禮炮以示敬意。
*港島壹號中心前身為香港怡東酒店,新地曾有意收購*
此「千年地契」地皮在用作貨倉等工業用途後,於1973年改建為怡東酒店,而酒店是文華東方唯一沒有以「文華東方」作品牌的酒店,屹立銅鑼灣海旁近半世紀後於2019年關閉,其後重建。酒店重建消息則於2015年開始,直至2017年業主正式將酒店推出市場招標,吸引數個財團入標,包括持有毗鄰的世貿中心商場業主新地(00016),其時市場估值一度高達270億至逾300億元,惟後來酒店業主文華東方指因未達意向價,收回物業斥資50億元展開重建。
*文華東方酒店集團確認洽售,未透露買家*
現時,據報業主文華東方酒店集團原本計劃將全棟港島壹號中心24層,合共約50萬平方呎樓面作出租之用,暫已租出兩層。不過,近期已暫停項目招租工作,並傳出最頂13層正獲阿里巴巴積極洽購中。集團最新確認正在就潛在出售部分辦公室空間進行討論,目前尚未確定是否達成任何出售事項及具體條款,以及將適時另行公告。
*阿里相關交易若成事,勢問鼎今年「商廈王」*
該13層涉及樓面面積約27萬平方呎,每平方呎呎價約為2.6萬元。若交易成事,按總金額計,將打破港交所早前斥約63億元,向英資置地公司購入中環交易廣場第一座最高9層辦公樓紀錄,膺今年最大額商廈成交。業內人士預計,阿里巴巴此次除可長遠用作集團總部外,預料亦可獲得大廈命名權及天台廣告位,進一步提升企業形象與品牌曝光。
《經濟通通訊社30日專訊》
【你點睇?】美國聯邦政府再停擺或令關鍵經濟數據無法按時發布,你認為會否對股市造成負面影響?► 立即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