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內容由人工智能根據現有市場數據及新聞來源生成,僅供參考。其內容不代表《經濟通》之觀點或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鑒於AI生成資訊可能存在錯誤、遺漏或偏差,用戶應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或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出投資決定。《經濟通》對因依賴本內容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金管局與數碼港於2025年10月15日公布第二期GenAI沙盒名單,20家銀行與14家技術夥伴共提交27個用例(從逾60方案中選出),將於2026年初在數碼港超算中心測試,聚焦AI治理及防深度偽造詐騙。
事實要點:
▷ 20家銀行、14家技術夥伴入選(共27用例/逾60提案)
▷ 技術測試2026年初啟動於數碼港超算中心
▷ 採用「AI對抗AI」策略(如自動化檢測AI生成內容)
▷ 參與銀行含滙豐、渣打香港、中銀香港等20家
▷ 技術夥伴含阿里雲、螞蟻數字科技、香港科技大學等14家
金管局與數碼港今日公布第二期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沙盒參與者名單。建基於第一期沙盒的經驗,新一期沙盒計劃標誌著業界從探索AI的可能性,邁向推動安全可靠的AI應用。沙盒參與者將於今年稍後陸續開始登陸數碼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的專屬平台,預計於2026年初開始技術測試。
在超過60個建議方案中,來自20家銀行和14家技術合作夥伴的27個用例獲邀進入第二期GenA.I. 沙盒。評審過程中,所有建議方案均按創新水平、技術的複雜程度及其對業界的潛在價值來排序。
參與銀行包括滙豐、渣打香港、中銀香港、東亞銀行、大新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亞洲)、中國建設銀行(亞洲)、招商永隆、上海商業銀行,亦有數字銀行,包括螞蟻銀行、PAO Bank Limited。至於技術合作夥伴,則包括阿里雲、螞蟻數字科技、中移動香港、壹賬通金融科技、科技大學。
第二期沙盒計劃聚焦積極加強AI治理,多個用例採用「以AI對抗AI」策略,例如運用AI對AI生成內容進行自動化質量檢測,以更具規模的方式提升系統準確度和一致性。針對深度偽造詐騙的風險日益俱長,沙盒亦為開發創新防禦機制提供試驗場。部分參與者將運用AI進行模擬攻防測試,鞏固系統以抵禦更精密的數碼詐騙手法。
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表示,第二期GenA.I. 沙盒為實現更安全、更穩健的AI應用邁出重要一步。不同類型銀行的參與,充分反映了AI帶來的轉型潛力,已經成為業界共識。銀行、科技及學術界的協作持續深化,印證致力推動本地金融科技生態的承諾。
參與銀行 | 技術合作夥伴 |
---|---|
螞蟻銀行(香港) | AIFT |
中國銀行(香港) | 阿里雲 |
交通銀行(香港) | 螞蟻數字科技 |
東亞銀行 | 中國移動香港 |
中國建設銀行(亞洲) | 華欽科技 |
集友銀行 | 聞歌國際 |
招商永隆銀行 | Dyna.AI |
大新銀行 | 安永 |
富邦銀行(香港) | 四方精創 |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 | 香港科技大學 |
中國工商銀行(亞洲) | iMBrace |
興業銀行股份 | 壹賬通金融科技 |
理慧銀行 | 瑞萊智慧 |
南洋商業銀行 | Votee A |
Natixis | |
PAO Bank Limited | |
大眾銀行(香港) | |
上海商業銀行 | |
渣打銀行(香港) | |
大生銀行 |
《經濟通通訊社15日專訊》
【你點睇?】美國聯邦政府再停擺或令關鍵經濟數據無法按時發布,你認為會否對股市造成負面影響?► 立即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