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內容由人工智能根據現有市場數據及新聞來源生成,僅供參考。其內容不代表《經濟通》之觀點或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鑒於AI生成資訊可能存在錯誤、遺漏或偏差,用戶應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或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出投資決定。《經濟通》對因依賴本內容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 滬指11月累跌1.67%,終結六個月連升
▷ 標普下調萬科評級至CCC-,12月面臨57億債券到期
11月28日,香港天氣:晴。香江魚缸:跌。祖國股市:升。
美股感恩節假期休市,港股連升四日後今早繼續高開,攻上二萬六關,惟很快掉頭回落,最多跌138點;恒生指數收報25858,跌87點或0.3%,中斷連升態勢,全日主板成交只得1462億元。恒指全月則跌0.18%,連挫兩月共3.7%。
*滬綜指本月挫1.67%,六個月連升斷纜*
11月最後一個交易日,滬深股市集體收升,滬綜指收高0.34%報3888.60點,深成指揚0.85%,創業板指升0.7%;成交大減,滬深兩市全日交易額約1.59萬億元人民幣,為近四個月以來最低,較上個交易日縮量1240億元或7.2%。
本月來看,滬指累跌1.67%,月中續創十年新高後震盪回落,結束六個月連升走勢。分析人士認為,海外股市的動盪、對AI潛在泡沫的憂慮以及年底機構兌現的壓力等因素,令科技成長板塊成為本月的領跌方向,並拖累指數表現。
值得留意的是,A股走勢繼續受地緣政治風險影響。本月中美關係明顯緩和,兩國元首會面後互減關稅及制裁措施,惟整體競爭格局不變,中國政府加快推進高科技自主自強進度,有消息指監管要求國家資助數據中心和國內大型科企不再使用美國英偉達AI芯片,國產半導體板塊一度迎來上漲行情。
中美貿易戰休戰之際,中日局勢卻再度緊張。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涉台言論引起中方強硬制裁,不僅發出避免赴日提醒,並暫停水產品等進口,以此要求日方撤回不當言論,事件繼而引發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再次通電,據報特朗普其後促日相避免局勢升級。雙邊關係動盪下,A股21日迎來單日急挫2.45%的「黑色星期五」。
*萬科股價反彈,標普再度下調評級*
評級機構標普將萬科(02202)的長期評級由「CCC」下調至「CCC-」,評級展望由負面調整為列入負面觀察名單。標普表示,萬科發生困境重組的風險加劇,未來6個月,該公司將面臨大量債券到期,同時經營性現金流將為負,可用現金儲備也可能緊張。
萬科債券和股票本周跌至歷史最低點,最初的跌勢源於媒體稱其可能面臨債務重組。隨後,該公司周三(26日)宣布首次尋求推遲一筆境內債券的償付。外電引述知情人士透露,此前萬科與銀行進行了磋商,希望獲得一筆流動性貸款,來幫助償還兩隻下個月到期、合計57億元的人民幣債券。不過,至少兩家商業銀行已經拒絕這一請求。知情人士還稱,貸款談判由萬科最大股東深鐵集團牽頭。
標普稱,從現在到明年5月,萬科將面臨114億元人民幣的「債券到期高峰」,並預計萬科在此期間將出現負經營現金流。萬科下月將面臨首波考驗:12月15日和12月28日將分別有20億元和37億元的人民幣債券到期。
萬科債務困境引發市場對中國房地產再次陷入危機的擔憂。在此之前的幾年,中國房地產行業多次發生債券違約事件。萬科A股收跌1.65%,H股早段曾低見3.5元,其後股價回升,最終收升1.7%、報3.64元。另外,萬科多隻境內債跌到停牌後反彈,市場人士稱,從轉為上漲的多隻債券曾經一度統一在88元人民幣的成交價猜測,不排除有出於個人目的「做價」嫌疑。
其他地產股升跌不一,綠景中國(00095)收低3.8%,華潤置地(01109)挫2.3%,中海外(00688)跌2.9%;融創中國(01918)收升3.8%,佳兆業(01638)揚1.7%。
*機械人概念股走強,優必選升3.8%中標1.43億元大單*
機械人概念股今日造好,優必選(09880)升3.8%,收報113元。消息面上,優必選成功中標江西九江市人形機械人數據獲取與訓練中心項目,中標金額1.43億元人民幣,將採用最新款可自主換電的工業人形機械人Walker S2。據介紹,其Walker系列人形機械人今年訂單總金額已達到13億元人民幣。
越疆(02432)揚9.7%,收報40.08元。其與綠源集團(02451)在金華簽署策略合作架構協議,雙方將以綠源全國超10000家門市網路為基礎,共同推動機器狗應用於智慧門市升級計劃。計劃將分階段應用,意向規模達到5000台。此外,地平線機器人(09660)也漲4.2%,微創機器人(02252)升近2%,第四範式(06682)升1.7%。
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超在昨日的發布會上提及具體智能產業「速度」與「泡沫」的問題。李超指出,近年來,以人形機器人為代表的具身智能產業規模正在以超50%的增速跨越式發展,目前中國目前已有超過150家人形機器人企業,數量還在不斷增加,其中半數以上為初創或「跨行」入局。局方要著力防范重復度高的產品「扎堆」上市、研發空間被壓縮等風險。
據李超介紹,國家發改委結合「十五五」相關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圍繞強化政策牽引、加快技術攻關、推動成果應用等開展系統謀劃。下一步,將建立健全具身智能行業准入和退出機制;支持「大小腦」模型協同、雲側與端側算力適配等技術攻關,解決產業卡點堵點問題。
小米(01810)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接受內媒專訪時表示,下一個五年,人工智能將深刻影響傳統產業。「所有產業都值得用AI做一遍。」他表示,人工智能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將會開啟一個新的萬億級大市場。除了自動化設備,人形機器人進廠打工也正成為現實。他預計,未來5年,人形機器人將大面積在小米工廠上崗,「這還只是第一步,家庭對人形機器人的需求更大、要求更高,市場也更大」。不過,小米今日股價回吐0.2%,收報41.02元。
*編者按:本文只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經濟通》、編者及作者無涉。
【你點睇?】入場更容易?從股票每手股數到期貨合約大小,降低入場門檻會否增加你的投資意欲?► 立即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