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內容由人工智能根據現有市場數據及新聞來源生成,僅供參考。其內容不代表《經濟通》之觀點或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鑒於AI生成資訊可能存在錯誤、遺漏或偏差,用戶應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或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出投資決定。《經濟通》對因依賴本內容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香港金管局計劃2025年底前推出由央行數位貨幣支持的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一條龍」方案,涵蓋支付結算及銀行間存款處理,目標提升數碼化資產交易效率,其「金融科技2030」規劃包含40項目,其中12項聚焦代幣化。
事實要點:
▷ 「金融科技2030」規劃含40項目,12項為代幣化(佔比30%)
▷ 代幣化方案預計2025年底前推出,使用CBDC及區塊鏈技術
▷ 代幣化存款進展視銀行推展進度,或較快進入零售層面
▷ 金管局啟動後量子加密學準備,防範量子計算威脅加密資產
▷ mBridge與SWIFT系統非替代關係,提供跨境支付多元選擇
對於金管局料年底前將推出由央行數字貨幣(CBDC)支持的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處理方案,並希望做到「一條龍」方案,支付結算經代幣化存款由銀行發行;銀行間的存款結算則經CBDC處理,央行數字貨幣由金管局提供,可望利用區塊鏈技術。金管局副總裁李達志在記者會上表示,方案為希望將來數碼化資產更容易使用及交易,如數碼化銀行存款直接交易,甚至乎即時交割;穩定幣交易等。
*代幣化存款更快進入零售層面*
金管局今提出「金融科技2030」願景,聚焦4大重點領域,涵蓋超過40個具體項目,當中代幣化佔12個項目。李達志亦提到,在代幣化港元,即由金管局所發行的「數碼港元」(eHKD)現階段將集中於批發層面應用,而非零售層面。而代幣化存款進展視乎不同銀行推展進度,相信或會較快應用至零售層面。他補充指,金管局不需為代幣化存款特別發牌,但指銀行要就監管與當局溝通。
*推後量子加密學準備工作防加密資產使用威脅*
在「願景」內,金管局將推動後量子加密學準備工作。金管局助理總裁(銀行監理)朱立翹指出,量子計算一旦普及,會對加密資產使用構成威脅,現局方有與銀行、科技公司及大學等人士探討應對策略。不過,她亦稱相關情況未真實發生,而屬於局方提前準備,以助業界了解相關風險並制定早期應對策略,向應用後量子加物學過渡。
*mBridge與SWIFT系統非「零和遊戲」*
被問及利用央行數碼貨幣(CBDC)實現跨境支付和外匯交易的平台mBridge與傳統SWIFT系統分別,李達志則形容這並非「零和遊戲」,而是給予用家更多選擇途徑,且不同時代有不同需要,如現時電子錢包方便跨境使用。
《經濟通通訊社3日專訊》
【你點睇?】您對全球稀土供應鏈的未來有何看法?立即投票分享您的觀點!► 立即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