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近兩日大上大落,主要原因是市場在憧憬美國最高法院可能判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違憲之外,並憂慮美元息率未必會持續下調,同一時間中國的出口增長有放緩現象,以及AI的估值開始受到質疑,這些因素都令全球股市有調整壓力,恒生指數昨日(6日)雖然受內地晶片股推動而大升超過500點,但今日(7日)上午亦要下跌超過300點。
由此可見,現時市場的利好及利淡因素都存在,恒指要大幅上升比較困難,短期或會在25500點至26500點之間整固。不過,由於在中美貿易問題,中國仍然佔了有利位置,而英偉達的黃仁勳亦指出,中國最終會在晶片競爭中取勝,同時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政策似乎已不受美國本土歡迎,這些因素都可以令中港股市的估值繼續被重估,同時亦可以利好港股及A股的長期走勢。
*中國平安料持續跑贏大市*
個別股份可以留意中國平安(02318)。早前集團公布了2025年首三季業績,表現十分理想,亦反映出集團的穩健增長和高質量發展。集團首三季實現營運利潤1162.64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7.2%;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則達到1328.56億元,增長11.5%。壽險及健康險業務的新業務價值強勁增長46.2%,而銀保渠道的新業務價值更激增170.9%,這些增長得益於多渠道的銷售能力建設、客戶中心的保險加服務布局,以及推出了多款覆蓋不同客群的產品。
財產保險方面,在保費收入增長7.1%的同時,綜合成本率也有所優化。保險資金的投資業績顯示出大幅提升,非年化綜合投資收益率達5.4%。銀行業務也保持穩健,淨利潤達383.39億元,不良貸款率下降至1.05%,並且加大了資產質量管控力度。
在醫療養老戰略方面,平安保險健康險保費收入增長2.6%,主要原因是AI能力的增強,不但支持金融主業,還在客戶體驗、風控、成本控制和銷售方面獲得突破性進展,提升了整體運營效率。
在內地經濟轉趨穩定的因素帶動下,預期中國平安將繼續堅持「聚焦主業、增收節支、改革創新、防範風險」的經營方針,深化「綜合金融+醫療養老」戰略,並推動全面數字化轉型,為客戶、員工及社會創造長期穩定的價值,因此相信盈利可以繼續穩定增長,同時股價可望繼續受惠估值偏低的因素,持續跑贏大市。《獨立股評人 陳永陸》
*筆者持有中國平安股份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照顧者專欄作家:照顧者最需要的,是別人肯定他的付出,及認同他的情緒!分享照顧患認知障礙症長者心得► 即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