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內容由人工智能根據現有市場數據及新聞來源生成,僅供參考。其內容不代表《經濟通》之觀點或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鑒於AI生成資訊可能存在錯誤、遺漏或偏差,用戶應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或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出投資決定。《經濟通》對因依賴本內容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香港2025年前三季度IPO集資額達1829億港元,同比增長229%,近300宗上市申請創歷史新高,有望年底重奪全球IPO市場榜首。
事實要點:
▷ 香港前三季IPO集資1829億港元(年增229%)
▷ 截至9月底近300宗上市申請(創新高)
▷ 某礦業公司分拆上市集資250億港元(2021年後最大)
▷ 全球前三季IPO集資1116億美元(年增32%)
▷ A+H上市佔香港總籌資額50%(共11宗)
根據畢馬威最新發表的《中國內地與香港IPO市場2025年第三季度回顧》,香港憑藉前所未有的IPO申請浪潮,有望在2025年底重新奪回全球IPO市場排名首位。截至2025年9月30日,香港市場有近300宗上市申請,創下歷史新高。
2025年首三季度,全球市場共籌集1116億美元,上市宗數達930宗,與去年同期相比,集資規模和上市宗數分別上升32%和3%。美國兩大證券交易所緊隨香港,分別排名第二和第三,集資總額較去年同期增長19%,而印度國家證券交易所和上海證券交易所分別位列第四和第五。
畢馬威中國資本市場及執業技術主管合夥人劉國賢表示,隨著美國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逐漸減少,企業再次開始為籌集下一階段發展所需的資金而把目光投向公開市場。人工智能和加密貨幣等新興行業的IPO持續備受關注,反映投資者對前瞻性投資的濃厚興趣。
香港IPO市場在第三季度延續強勁勢頭,於首九個月共錄得67宗新股上市,集資額達1829億港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躍升49%和229%。香港IPO市場的整體增長主要由A+H上市推動。前三季度共完成11宗A+H上市,佔總IPO籌資額的50%。一家礦業公司於第三季度完成了香港自2021年以來最大宗分拆上市,集資250億港元,成為2025年迄今為止全球第二大IPO。
畢馬威中國香港資本市場組主管合夥人劉大昌表示,估值和流動性的提升正在推動香港IPO市場蓬勃發展,A+H及第18C章上市尤為活躍。這趨勢預計將持續下去,帶動近期IPO活躍度提升。 憑藉創紀錄的上市申請,有信心2025年香港將再次登上全球證券交易所的榜首。
《經濟通通訊社9日專訊》
【你點睇?】滙控擬私有化恒生,你認為此舉對滙豐股價有何影響?►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