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內容由人工智能根據現有市場數據及新聞來源生成,僅供參考。其內容不代表《經濟通》之觀點或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鑒於AI生成資訊可能存在錯誤、遺漏或偏差,用戶應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或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出投資決定。《經濟通》對因依賴本內容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東吳證券陳李於2025年10月13日表示,貿易戰動盪未動搖港股牛市基礎,主因美元弱勢推升資產價格;美國擬對中國加徵100%關稅,港股IPO因國內放緩、資金回流延續強勢。
事實要點:
▷ 美國擬對中國加徵額外100%關稅(特朗普聲稱)
▷ 東吳證券現保薦5至6家、承銷8至10家IPO(全為醫藥及機器人內企)
▷ 港股4月後資金流入主因中國海外資金回流(美元弱勢)
▷ 港股非盈利公司(如醫藥、機器人)板塊今年表現提升
▷ 美國財政、經濟、政治擔憂因素未消散(陳李指現狀)
(註:原文未明確提及「兩次減息」具體數據,故排除預測性內容)
東吳證券(香港)行政總裁及東吳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陳李見傳媒表示,對港股市場持正面看法,指過去一個周末貿易戰相關消息動盪,沒有動搖是次港股牛市基礎。
他解釋指,本輪港股牛市與經濟復甦、中美貿易戰和解及AI創新無關,而是連同各類商品一樣,隨美元弱勢而價格上升。他亦稱,現時美國財政、經濟、政治擔憂因素未見消散。他稱,若美元續弱勢,港股牛市不會改變。
他稱,後市個人會較看好高收益債券或股票,因預期今年內仍有兩次減息,明年減息次數亦為兩次以上。其次,他對商品持正面看法,惟對於科技股,他認為前景雖好,惟估值未能證明(justify)。
至於貿易戰方面,雖然美國總統特朗普聲稱將對中國加徵額外100%關稅,他則認為市場對貿易戰升級有充分預期,是次屬於一個修正回調的觸發點。
*港股IPO可望續強勢*
此外,他認為,本港IPO可延續現時強勢,由於國內IPO放緩;港股大市明顯上升;資金流有明顯轉變。在資金流方面,他指出,於今年4月以後,主要資金流入為中國人原先存放在海外的資金,因美元弱勢而回流。
他亦提到,港股估值結構有所改變,過去不會為沒有盈利公司給予太多估值,但今年可見非盈利公司,如機械人、醫藥股板塊表現不俗。而現時在公司自身管道內,至少為5至6家公司作保薦;為8至10家公司作承銷。陳李披露,其中幾乎全部為醫藥及機器人企業,亦屬於內地企業及來港IPO。
《經濟通通訊社13日專訊》
【說說心理話】藝術的力量:就算不擅長用語言去表達自己,但可以通過顏色及筆觸,自由地表達內心世界►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