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通通訊社1日專訊》阿里巴巴(09988)上周五(8月29日)收市後公布業績
,上季經調整盈利按年跌18%至335億元人民幣,收入升1﹒8%至逾2476億元人民幣
,雖然均遜於市場預期,惟市場對其業績解讀卻偏向正面。其一是即時零售方面表現亮眼,期內
收入按年增12%,主要由「淘寶閃購」訂單量增長帶動,同時公司預期未來三年內「閃購」及
即時零售將為電商業務新增過萬億人民幣年度GMV收入增長。另外,據報阿里已開發出AI晶
片,績後又獲多間大行上調目標價,上周五阿里ADR已急升13%收報135美元,今早於港
股更飆逾17%,應如何部署?
*上季經調整盈利按年跌18%收入升1﹒8%,雲收入升26%*
阿里公布,截至6月底止第一財季經調整純利335﹒1億元人民幣,按年跌18%,遜於
市場預期的384﹒4億元人民幣。純利431﹒16億元人民幣,按年升78%,攤薄每股收
益2﹒25元人民幣。期內收入2476﹒5億元人民幣,按年升1﹒8%,亦遜於預期的
2532億元人民幣。
阿里首財季更改財報準則,重新分配業務為阿里巴巴中國電商集團、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
、雲智能集團以及所有其他業務四大部門。中國電商事業集團收入1400﹒7億元人民幣,按
年升9﹒7%;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收入347﹒4億元人民幣,按年升19%;雲智能集團
收入334億元人民幣,按年升26%,主要來自於公共雲業務收入增長的推動,其中包括AI
相關產品採用量的提升,AI相關產品收入連續八個季度實現三位數按年升幅;其他收入586
億元人民幣,按年28%。
首財季經調整EBITA為388﹒4億元人民幣,按年跌14%,其中阿里巴巴中國電商
集團EBITA 383﹒9億元人民幣,按年跌21%。至於細分中國電商事業集團內,電商
業務收入1185﹒8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9%;客戶管理收入892﹒5億元人民幣,按年
增長10%,主要由Take rate的提升所帶動;外賣佔最大組成部分的即時零售業務收
入147﹒8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12%。
*阿里:核心業務優勢鞏固信心,支持即時零售和AI投入*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吳泳銘在業績報告中稱,未來將圍繞大消費、AI+雲兩大戰略重
心繼續堅定投入,實現長期增長。集團首席財務官徐宏表示,核心業務的優勢進一步鞏固集團信
心,並提供資源支持公司對即時零售和AI的重大投入。
集團電商事業群首席執行官蔣凡指,淘寶閃購月活躍用戶達到3億,較4月增長2倍,公司
對閃購的首階段發展目標,即培養用戶規模及心智的情況已超預期實現。過去外賣訂單規模僅是
同業的三分一,在很多省市的市場份額低於20%,因此在過去4個月投入費用獲取新用戶,在
訂單規模激增4倍的過程下,在7,8月份對運力做了額外大規模投資以保障用戶體驗。他指,
不會單獨看外賣盈利情況,會考慮到電商的綜合收益,認為在長期保持價格競爭力的前提下,閃
購將對平台整體產生正向經濟效益,料未來將會有多達100萬家品牌進駐淘寶閃購,並預計未
來三年閃購和即時零售有望為平台帶來1萬億元新增成交。
*據報阿里已開發出AI晶片,比舊款更強正進行測試*
另外,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阿里已經開發出一款比其舊款晶片功能更全面的新晶片
。阿里先前開發的雲端運算晶片大多是為特定應用設計的。知情人士稱,目前測試中的這款新晶
片旨在服務於更廣泛的AI推理任務。內地傳媒報道,阿里旗下夸克AI研發團隊據報正在研發
名為「造點」的AI產品,號稱是一款融合AI創作與內容互動表達的平台。
值得一提,英偉達(Nvidia)的先進晶片H20上月獲美國特朗普政府放行可出口中
國,而阿里以往是英偉達主要客戶之一,若果阿里自研晶片成功量產,可能減少英偉達的訂單。
不過,《華爾街日報》的報道亦指,阿里及其他同業面對取得足夠供應量的挑戰,由於中國業者
依賴的晶片廠大多使用較舊款的外國機器或功率不足的國產設備,在提高產量方面有難度。
*花旗:快速消費商務用戶效率料大幅改善,升目標價至183元*
阿里績後獲多間大行上調目標價,其中花旗指,阿里管理層目標三年內快速消費商務GMV
達1萬億元人民幣,每日訂單保持領先的8000萬訂單份額,且用戶效率未來幾月將大幅改善
。基於修正後估算,美股上調目標價26%至187美元,港股上調目標價27%至183港元
,維持「買入」評級,
花旗看好阿里AI+雲業務及B2C與快速消費商務的倍增協同效應。關於投資回報率,管
理層認為AI及從電子商務向超本地和即時消費商務轉型帶來巨大歷史性機會,將持續在這些領
域進行大規模投資,利用現金儲備、經營現金流及資產負債表資源。管理層表示擁有充足資源進
行此類重大投資,並將平衡短期與長期回報,優先推動多季持續加速的雲業務增長。
*摩通:對效率、協同效應及長期價值路線清晰,升目標價至165元*
摩通則上調阿里港股目標價22%,由135元升至165元,維持「增持」評級,認為阿
里對於效率、協同效應及長期價值的路線清晰。摩通指,阿里截至6月底止首財季業績,增強該
行對公司中、長期盈利前景的信心,且該行預計精簡營運、強大財務資源,以及在即時零售、雲
計算方面明確策略,將推動可持續的雙位數字盈利增長。雖然即時零售投資令短期利潤承壓,但
效率提升、生態系統協同效應將支持更強勁的長期發展軌跡,下調其2026年經調整每股盈利
預測13%,但上調2027年經調整每股盈利預測6%。
另外,摩通預計阿里將維持雙位數收入增長幅度,當中包括商業化收入高個位數增長;雲計
算業務20%以上增長;國際業務中等雙位數增長。隨著即時零售業務虧損收窄,整體利潤增長
將更快,最早可能在今年12月底財季出現改善跡象。
大和指,阿里上財季客戶管理收入增長,受惠於收取率提升和全站推滲透率增加。管理層預
計快商業在未來數季將為總交易額和客戶管理收入帶來增量提升,目標是在2028財年實現1
萬億元人民幣增量總交易額。截至8月,「淘寶閃購」推動月活躍用戶按年增長25%至3億,
並維持8000萬周均日訂單量,反映了用戶強勁採用率和使用頻次,管理層認為這最終將提升
客戶管理收入並降低用戶獲取成本。該行預計阿里即時零售EBITA虧損將在現財季達高峰至
220億元人民幣,改善單位經濟效益的路徑包括優化客戶結構、提高訂單價值及非食品類別以
及提升履約效率,重申「買入」評級,目標價由175元升至180元。
*溫傑:季績勝預期惟自研AI晶片仍屬炒作,料短期難突破144元*
今日《開市Good Morning》節目請來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理事溫傑,他指今次
阿里業績很難分析,其實其上季收入低於市場預期,但若根據國際會計準則收入卻遠高於預期,
故市場即時反應頗分歧,看好或看淡的人都能找到論據支持。他認為,其業績確比市場預期好,
其中收入雖只增2%,但若不考慮高鑫零售及銀泰一些已處置業務收入,其實收入增10%。另
外,有四個重要指標,首先是雲業務,現階段沒人會計算其是否賺錢,因仍在投資中,若只計收
入上季增長18%,大家不滿意,今次則增26%,突破大家視為天花板的20%,未來幾年或
成新增長泉源;第二,大家都知餓了麼要燒錢,但見其燒得有進展,管理層亦樂觀,令人想到雖
然幾年前餓了麼輸了給美團,現時在美團及京東(09618)互劈下,餓了麼今次參戰可能反
而取得市場份額;第三,在業績發布會後的分析員會議,管理層不講不好的部分,只講未來雲服
務及相關AI擴展,這正如1月時,令人想到若在香港要要買一隻AI龍頭股,仍首選阿里;第
三,市傳阿里會自研AI晶片,中芯(00981)只造14納米晶片,市盈率(PE)也達
134倍,阿里卻只有17倍PE,有個估值重估的故事自然令人亢奮。因此,阿里今日大幅搶
高。
不過,溫傑預料阿里短期不能突破今年初高位約144元,因當時炒DeepSeek炒到
飛沙走石,令大家很亢奮,阿里也只升至該處,現時只炒同一AI相關主題,除非市況真的很好
,或阿里晶片業務有較具體消息,但華為也不太能製造如英偉達的先進晶片,阿里能否做到成疑
,又未知是否可不用台積電生產,完全國產化,而且,就算阿里能造出如英偉達H20晶片,人
家已開始賣B30晶片,阿里晶片有多勁卻未知。因此,阿里短期只是炒作消息,理論上難突破
144元,今次股價反應確比預期好,但現價較尷尬,已到了目標價,之後可能會補裂口或有個
後抽,到時或可用輪證博其再回升。
阿里半日升17﹒29%收報135﹒7元,成交384﹒09億元。其他科技股表現各異
,騰訊(00700)升1﹒26%報604元,美團無升跌報102﹒7元,京東升
2﹒46%報120﹒7元,百度(09888)升3﹒64%報92﹒65元,網易
(09999)升0﹒85%報214﹒2元,快手(01024)跌2﹒99%報73﹒1元
,小米(01810)升1﹒99%報53﹒9元,嗶哩嗶哩(09626)升0﹒5%報
181﹒8元。
撰文:經濟通市場組、採訪組、李崇偉 整理:李崇偉
獨家優惠【etnet x 環球海產】用戶專享全場95折,特價貨品更可折上折。立即使用優惠代碼【ETN1WWS】,選購五星級酒店級海鮮► 立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