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金新見》今年港股新股上市活動漸趨活躍,更助本港重上新股集資額首位。不過,大量
新股上市除了有助帶動市場氣氛外,同時亦可能限制港股進一步突破的動力。
根據港交所(00388)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共完成了42宗新股上市,合共集資額超
過1070億元,集資額已超越去年全年約兩成二,暫列全球第一。雖然大市經歷了因中美貿易
衝突引起的大幅波動,在中央大力支持經濟加上中美貿易戰降溫下,恒生指數上半年累升兩成,
升幅超過4000點。市場氣氛改善,股市交投亦進一步活躍,上半年平均每日成交金額為
2402億元,按年上升逾1倍。
港股估值亦回升,吸引更多企業計劃來港上市。申請來港上市的個案正在快速增加,至今已
收到大約200宗申請,較年初時的數字倍增,當中包括來自中東和東南亞的企業。
新股中,醫療保健企業為上半年新股上市的主要行業。今年以來,有多達39家醫療保健企
業在港交所排隊等待上市,截至6月底共有10家生物醫藥企業成功上市,集資金額達到156
億港元,而去年全年僅有12家。中央推出多項措施支持創新藥及醫療機械發展,配合人工智能
突破性發展,有助加快新藥及醫療機械的研發,加上多隻醫療新股上市帶動影子股概念,推動整
體醫療保健行業上半年升約四成七。我們相信這些利好因素有望在下半年繼續支持醫療保健行業
。
不過,大量新股上市,或是一把兩面刃,一方面帶動市場氣氛,同時可能會增加市場資金壓
力,短期攤薄了資金走向,限制了港股整體進一步突破動力。
港股在今年上半有良好表現,展望下半年,美國關稅相關談判發展或持續引起市場波動,而
且關稅對內地出口的影響可能會逐步浮現,市場繼續關注內地刺激經濟措施能否抵銷外圍的壓力
,而且內地部分行業的內捲競爭亦開始引起市場及內地官方的警惕。恒指短線仍有望挑戰3月高
位24900點,而20800點(預測市盈率十年平均減一個標準差)附近有一定支持。在外
圍前景不明朗下,中央可能重點支持內需消費及增加人工智能等創科投資,港股各行業中,我們
較為看好人工智能相關及醫療保健行業。《大新金融集團首席經濟及策略師 溫嘉煒》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
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4 「最佳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