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團簡介 | |||||||||||||||||||||||||||||||||||||||||||||||||||||||
| - 集團主要於中國向醫院提供6個主要專科領域(包括血液學、遺傳病及罕見病、傳染病、腫瘤、神經學及婦科 )的臨床檢測服務,亦提供COVID-19相關檢測服務及常規檢測服務。 - 集團亦向合約研究機構、臨床試驗贊助商、製藥公司及研究機構提供臨床檢測服務、諮詢及評估服務,以及標 本儲存服務。 - 於2021年6月,集團在武漢、北京、上海、成都、天津及烏魯木齊設有7個實驗室。 | |||||||||||||||||||||||||||||||||||||||||||||||||||||||
| 業績表現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
| - 截至2025年6月止半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3﹒5%至4﹒57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轉盈為虧, 錄得股東應佔虧損3607萬元。期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減少13%至1﹒97億元,毛利率下降4﹒7個百分點至43%; (二)血液病學檢測:營業額下降7﹒1%至2﹒77億元,佔總營業額60﹒6%,分部溢利減少9%至 6176萬元; (三)遺傳病及罕見病:營業額下降12﹒6%至2066萬元,分部溢利減少80﹒6%至59萬元; (四)傳染病:營業額下跌24﹒1%至1795萬元,分部溢利下降98﹒6%至4萬元; (五)腫瘤:營業額增加68﹒3%至1846萬元,業績轉盈為虧,錄得分部虧損1364萬元; (六)神經學:營業額下降4﹒2%至4707萬元,佔總營業額10﹒3%,分部溢利則上升30﹒1%至 952萬元; (七)婦科相關疾病:營業額減少16﹒2%至2094萬元,分部溢利下降71﹒7%至21萬元; (八)常規檢測:營業額下跌3﹒2%至2039萬元,業績轉盈為虧,錄得分部虧損52萬元; (九)CRO及科研服務:營業額增長50﹒6%至3206萬元,分部虧損擴大75﹒8%至600萬元; (十)於2025年6月30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7﹒01億元,而借款總額為4﹒37億元,另 有租賃負債3384萬元,資本負債比率(借貸總額除以股東應佔股本及儲備)為15﹒3%。 | |||||||||||||||||||||||||||||||||||||||||||||||||||||||
| 公司事件簿2024 | 2023 | 2021 | |||||||||||||||||||||||||||||||||||||||||||||||||||||||
| - 於2021年6月,集團業務發展策略概述如下: (一)鞏固與醫院的現有關係並將服務進一步拓展至中國其他三級醫院;亦擬豐富集團的血液學檢驗項目以涵 蓋更多類別(如感染、凝血、免疫學及毒理學等); (二)擴大集團在遺傳病及罕見病、傳染病、腫瘤及神經學等專科領域的業務,並擬開發5至10個新的檢測 服務專科領域(如腸胃科、肺科、內分泌科、麻醉科及風濕病科等),以拓展集團的專科領域範圍及提 升營運協同效益; (三)計劃與製藥公司及合約研究機構合作,以擴大集團臨床檢測服務的應用範圍,例如提供早產及子癇的風 險評估測試; (四)不繼擴大服務範圍以鞏固集團的競爭優勢,包括計劃與醫療機構、醫生及保險公司合作,通過遠程檢測 診斷為慢性病患者提供健康管理及線上醫療服務; (五)將集團的檢測足跡拓展至全球範圍,包括計劃開發全面一體化的雲端數據收集、清理及解釋平台,以及 加深與當地合作夥伴的合作。 - 2021年7月,集團發售新股上市,估計集資淨額20﹒54億港元,擬用作以下用途: (一)約7﹒19億港元(佔35%)用作進行營銷及推廣活動; (二)約4﹒11億港元(佔20%)用作現有檢測服務線的研發; (三)約3﹒08億港元(佔15%)用作新檢測服務線的開發及商業化; (四)約1﹒03億港元(佔5%)用作收購技術或檢測相關公司; (五)約2﹒05億港元(佔10%)用作加強檢測能力; (六)約1﹒03億港元(佔5%)用作海外擴張; (七)約2﹒05億港元(佔10%)供作營運資金。 | |||||||||||||||||||||||||||||||||||||||||||||||||||||||
| 股本變化 | |||||||||||||||||||||||||||||||||||||||||||||||||||||||
| |||||||||||||||||||||||||||||||||||||||||||||||||||||||
| 股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