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拼華爾街-溫傑 | 減息預期主導美股,市場錯誤解讀英偉達報表(有片)
24/11/2025
上星期美股三大指數均下跌,道指及標指分別回落1.9%及2.0%,納指則下調2.7%。關於美股近期面對的負面因素,筆者較早前已簡單列出如下:
1. 政府停擺
2. 勞動市場數據不及預期/未有公布
3. 流動性問題(其中主要指減息預期降溫)
4. 美股特別是科技股估值偏高
5. 科技股資本支出過大
雖然政府已重啟,但10月就業及通脹數據都不會公布,市場對下月減息的預期一度跌至只得近三成概率。而投資者對科技股的擔心亦未有因英偉達(Nvidia)(US.NVDA)業績理想而完全退卻,美股因此持續受壓。
預期12月將減息
至於上周五(21日)市況回穩(三大指數分別上升0.9%至1.1%),主要是受惠紐約聯儲銀行總裁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表示,當局短期仍有再次減息的空間。根據Fed Watch,下月10日的減息預期急升至71%,較一星期前的44%顯著上升,但仍低於一個月前的91.1%。
筆者的觀點是,基於剛公布的9月失業率上升,估計聯儲局會於12月減息。大市方面,VIX仍位於23水平,短期市況會持續波動;加上之前在《經濟通》節目指出的年結效應(基金及投資者求穩,會將資金由增長股轉投傳統股),科技股或暫欠上升動力,不宜對指數短期表現過於樂觀。
多項經濟數據將公布
今個星期大家要留意美國經濟數據,包括周二(25日)的零售銷售及PPI,另外消費者信心、房屋指數、耐用品訂單都值得留意,而聯儲局褐皮書及企業業績同樣重要。零售銷售方面,料按月上升0.2%。受惠於股市上升的財富效應,當地消費力暫時具一定支持。
部分投資者質疑英偉達報表
上周市場其中一個焦點是英偉達的業績,由於市場普遍已報道其業績,加上業績後其股價不升反跌,因此以下不重覆列出其收入及盈利,反而直接指出市場擔心的地方,並剖析筆者觀點。
針對英偉達的財報,部分投資者或分析員主要有以下評論:
1. 將折舊期延長推高盈利
2. 應收帳顯著增加
3. 庫存上升
以第一點來說,市場擔心圖形處理器/晶片(Graphics Processing Unit, GPU)使用壽命只有一至兩年,但雲端業者以5到6年周期來計算折舊。電影《沽注一擲》主角原型Michael Burry就質疑科技巨企為壓低折舊費用,拉長了晶片使用周期,以增加利潤。
惟英偉達財務長Colette Kress已解釋,多數AI加速器要是沒有CUDA與英偉達的多用途架構,隨著模型技術演進,幾年內就會過時,但CUDA讓6年前出貨的英偉達A100 GPU,現今依舊利用率滿載。雖然Michael Burry及後有再回應,但篇幅關係,本文就不再引述。重點是很多公司都會調整折舊期,包括香港的百度及中移動,即然審計師同意了,大家不宜過分放大事件。
至於應收帳顯著增加,英偉達的應收帳款周轉天數其實按季是下跌了,由第二季的54.1天跌至53.2天。另外,集團大部分的應收帳是集中於四間大各戶(Amazon, Microsoft, Google, Meta),面對這些巨無霸,帳期較以往延長實是正常。
最後是庫存增加,仔細分析的話,增加的部分是半製成品(Work-In-Process),代表並非完成品賣不出去,而是預期銷售增加而積極備貨。隨著產品價格上升,庫存價值增加亦非常正常。
中線投資價值吸引
市場現預期集團今年(指2026年財年)的每股盈利為4.69美元,預測市盈率為38倍。中線投資者如果現時持貨不多(指整體美股),可先部署第一注;當市場消化現時的憂慮(估計或需一至兩個月),集團股價有機會完成整固並重展升浪。《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理事 溫傑》
筆者並非證監會持牌人,並無擁有上述建議股份發行人之財務權益。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推崇「是旦主義」!精神科專科醫生許龍杰:不一定要追求完美!人生如「腸粉」,要加上不同醬料,才會有韻味► 即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