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的時代】文翠珊拜相之路(二):男人留下爛攤子,她來收拾
15/08/2016
2016年6月24日,當時的英國首相卡梅倫在公投脫歐後宣布請辭,有一位競逐黨魁的參選人是這樣介紹自己,「我的競選口號很簡單:我是文翠珊,我是首相的最佳人選。」
英國脫歐後新首相對內要化解撕裂的民心、對外要拆解與歐盟之間的矛盾及不信任,但每當英國陷入政經劇烈震盪的危機時,總會有一位強勢女性領袖獨擔大旗,收拾男人弄出的爛攤子。

文翠珊不是第一位女英揆,但絕不是外界口中的第二個「鐵娘子」。 (AFP圖片)
與戴卓爾主義不同,關注社會不公
文翠珊一直有一個遙不可及的夢,她希望成為第一個英國女首相。雖然這個夢遲了近40年才能實現,雖然她已不是第一位女英揆,但文翠珊絕不是外界口中的第二個「鐵娘子」。
戴卓爾夫人上任時正值英國陷入經濟大蕭條,當時她大刀闊斧削減福利、打壓工會勢力,將大量國企私有化,其經濟哲學強調自由市場,盡可能減低政府的干預,最終令英國擺脫「歐洲病夫」的污名,其理念亦被後世稱為「戴卓爾主義」。
但今日的英國社會結構失衡,財富掌握於一少部分人手中,人們缺乏向上流的機會。文翠珊深明現況,她上任後的首次演說便大談社會公義,提倡改革自由市場,試圖重新拉攏草根階層,反覆強調要推動社會公平及社會福利。
先不論戴卓爾夫人放寬對金融機構的監管,是否埋下2008年金融危機的種子,但顯然在時代變遷下,民粹主義抬頭,相信文翠珊無可避免帶領英國走上一條偏左的路線。
英國脫歐沒有退路,承諾限制移民
於二戰結束後,歐洲夢始終是分裂英國社會的主因,戴卓爾夫人最初立場鮮明地親歐,但執政後毫不掩飾對歐盟的厭惡。於1990年前歐洲委員會主席德洛爾(Jacques Delors)提出加強歐洲一體化建議,戴卓爾夫人對此極度反感,直接以「No!No!No!」作回應,成為日後政壇上的經典。
她其後更在《治國方略》(Statecraft)的書中是這樣形容歐盟,「建立一個歐洲超級大國根本是不必要兼不合理,簡直是當代最愚蠢的事。」
相比起戴卓爾夫人,文翠珊對於歐盟的立場顯得較為曖昧,她既支持留歐,但又對移民問題上立場強硬。雖然有不少人士要求脫歐的決定要由國會審議、甚至乎提出重新公投的建議,但文翠珊指,「脫歐就是脫歐,在她領導下不會嘗試留在歐盟、亦不會企圖重新加入,同時亦不會舉行第二次公投。」而在人口自由流動方面,她一向強硬地希望限制新移民,脫歐後英國將可控制歐盟公民入境的數量,對文翠珊而言是樂於見到的。
前車之鑑,背水一戰或會帶來轉機
文翠珊與戴卓爾夫人同屬保守黨,同為強而有力的女首相,若說文翠珊凡事是抱著「不到黃河心不死」的心態,那戴卓爾夫人定必是一個「打掉門牙帶血吞」的不倒戰士。當年戴卓爾夫人一意孤行反對英國加入歐洲?率機制,最後弄致眾叛親離、黯然下台的收場。然而,在目前政經環境下,文翠珊處境更加兇險,歐盟國家對英國的立場較想像中強硬,多國更促請英國盡快脫歐,警告不能再「輸打贏要」,指望借脫歐來找著數。
但畢竟英國與歐盟唇亡齒寒,留歐抑或脫歐說到尾都是錢作怪,以文翠珊過去勇氣一往無前的作風,倒不如放手一博,學學戴卓爾夫人的死纏爛打。當年她每逢出席歐洲峰會時都會大喊「我要回水!(I want my money back)」,令出席會議的各國領袖不勝其煩,足足經過4年時間,德法終於跪底同意降低英國向歐洲經濟共同體支付的會費。
正如戴卓爾夫人的名句,「男人空口講白話,女人肯幹肯做。」(If you want something said ask a man. If you want something done ask a woman.)英國如今已孤身走上脫歐之路,若文翠珊在日後與歐盟的談判中做一個比戴卓爾夫人更「難纏」的女人,雖然前路可能有些顛簸,但或者可能會有意外收穫!
文:吳芷晴
獨家優惠【etnet x 環球海產】用戶專享全場95折,特價貨品更可折上折。立即使用優惠代碼【ETN1WWS】,選購五星級酒店級海鮮► 立即瀏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