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便捷順大勢,把握機遇迎挑戰
04/11/2025
內地公布一系列出入境管理新措施,進一步便利與香港人員往來,也擴大人才簽注,有利兩地人才、技術高效跨境流動。兩地提升交流便捷是大勢所趨,但對本港旅遊零售帶來機遇和挑戰,受影響業界宜早作應對準備。
國家移民管理局公布10項移民和出入境管理服務政策舉措,當中一半措施涉及香港,均在明天生效,凸顯國家對香港的戰略傾斜。在人才簽注政策試點實施範圍方面,由現時只限於北京、上海和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擴大至長三角、京津冀地區以及全國22個自由貿易試驗區。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可向園區工作的內地人才,簽發3年多次有效往來港澳簽證,而皇崗和福田口岸將設置專用通道,供這些經常進出合作區的人員提供快捷通關便利。
至於一般旅遊、探親、商務交往,當局亦推出便利措施,把在深圳灣口岸實施的「刷臉」通關,推廣到前往深圳的各個陸路口岸,包括皇崗、羅湖、福田、蓮塘、文錦渡、港珠澳大橋等口岸。港珠澳大橋和廣深港高鐵西九龍站口岸,將推出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便利外國旅客入境內地。
擴大簽注範圍,匯聚人才赴港
這些措施圍繞人才和人員流動便利化、通關智能化和區域協同發展三大方向,不僅是簡單的服務提升,還蘊含戰略布局。
從人才簽注政策,由限定城市擴大到主要經濟區域和全國所有對外開放高地,是由點到面,意在打通全國頂尖人才赴港的通道,創造條件,將香港打造成高才集聚高地,又透過促進深港在河套區的創科合作,加快大灣區的建設,旨在落實十五五規劃中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戰略。
鼓勵內地企業出海是國家一貫政策,港府早前設立專班,提供一站式平台服務協助內企有序地拓展海外業務,國家移民管理局此時推出赴港便捷措施,顯然是進一步在政策上作出配合,讓香港成為內企走向世界的起點,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商貿樞紐地位。
在深港陸路口岸推廣使用「刷臉」通關,不僅是新技術應用,更是提升跨境通行的體驗和效率。市民和內地旅客在毋須出示旅遊證件下,透過臉容辨識過關,減少查驗流程,加快通關時間,也不用太擔心在周末和重要節日過關人龍過長,讓兩地間人員更樂於頻繁往來。
至於過境免簽措施,鼓勵訪港的外國遊客順道經高鐵西九站或港珠澳大橋進入內地,為大灣區帶來新客源,充分發揮香港作為國際旅遊城市樞紐的定位。對本港旅遊業來說,這帶來新機遇,因這批外國旅客大多是來港出席會議展覽的商務客,消費力較高,若能開發出針對他們的「一程多站」旅遊產品,讓對方充分利用240小時停留期,為本港和大灣區旅遊零售餐飲帶來更多高端消費生意,達致互利共贏。
北上消費便利,零售宜早應對
不過,通關便捷是把雙刃劍,有利有弊,好處是今後過關愈省時便捷,將吸引更多內地旅客來港一日遊,而皇崗口岸是唯一24小時通關口岸,「刷臉」通關意味口岸毋須太多人值班,讓旅客傾向在港玩夜點但不過夜,然後乘跨境巴士經皇崗口岸回內地,對酒店生意造成一定壓力。
港人因應過關更便捷,加上內地消費相對便宜和服務體驗較佳,可能成為頻頻北上消費的新誘因,加劇本地消費外流。
因此,酒店、零售餐飲業宜早作綢繆,研究應對之策,究竟是應在產品方面作出創新改進,增添本地特色作賣點,抑或提升服務質素,給予顧客新體驗和情感聯繫。若業界早作準備和部署,識變應變,衝擊便相對減輕,將轉變化為機遇。
【你點睇?】您是否也對日本的熊出沒情況感到擔憂?立即投票,讓我們知道您的想法。► 立即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