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式減稅靠透支,債台高築無解方
04/07/2025
美國國慶前夕,共和黨眾議員放下分歧支持《大而美》法案,助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再取政治勝仗,惟兩院勉強背書的減稅案形同加碼透支國庫,與白宮脅迫外國簽訂貿易協議一樣,難改債台高築的困境。
《大而美》既延續特朗普2017年首個任期內通過的企業和個人稅務寬免,亦涵蓋他去年爭逐重主白宮時許下的新競選承諾,如豁免服務小費徵稅,現屆政府為維持管治威信,務必通過。
黨友暫擱顧慮,在野拉布阻撓
共和黨只能以微弱多數控制兩院,在本周三仍有5名眾議員公開倒戈,包括質疑參議院修訂使淨開支不減反增,直到總統、副總統萬斯(JD Vance)親身拉隊游說,各人才放下中期改選顧慮紛紛歸隊。特朗普要如願於自訂的獨立日限期前簽署生效,看似只剩在野民主黨「拉布」阻撓。
特朗普在個人社交媒體一貫自我吹噓,共和黨在議會的大多數,為國家利益團結一致,交出史上最龐大減稅措施,引領經濟增長創新紀錄。
標指、納指當地周四早段乘勢維持破頂動能,一旦市場認清眼前現實,卻恐怕跌得更傷。權威智庫布魯金斯學會挑明,別對《大而美》抱有過分期許,因其經濟刺激效用充其量僅會是「溫和」,多個研究機構預期今後30年實質貢獻少於1個百分點。
就算美國民眾憑藉減稅得到額外消費力,並更有誘因工作和投資,布魯金斯直指,法案觸發的額外聯邦債務負擔,以及須遏通脹的聯儲局,均會逆向抵銷刺激成效。
美國5月時早因累計穿越36萬億美元的沉重債務,盡數失去三大信貸評級機構的「Aaa」最高評級。
《大而美》如今再放寬聯邦債務上限後,10年間估計帶來3.3萬億美元額外負債,華府每年已比軍費還高的利息開支,勢隨市場再難漠視美方違約風險,雪上加霜。
減醫保挫基層,損外貿礙美債
按照特朗普的如意算盤,只要著手去除聯邦醫療補助(Medicaid)的浪費和欺詐,再對外大手加徵關稅,迫令海外政府持續購入美債,足以撐起《大而美》的減稅願景。
華府未來準備大削Medcaid開支近1萬億美元,特朗普宣稱老弱殘障人士會「毫無感覺」,國會預算辦公室(CBO)卻揭示,近1,200萬人將失去醫療保險,當中僅140萬屬無證、非法移民。
即使特朗普極力渲染,與越共總書記蘇林所達成的貿易協議,美國逼迫外國協助填補赤字的大計,與4月向近乎全球加徵「對等」關稅時比較,已大相徑庭。
越南貨品最新基本稅率為20%,大幅低於最初的46%,對紓減美國庫房壓力的功效大減。至於特朗普特意強調,越方史無前例對美國貨品全面開放市場、廢除關稅,貢獻恐怕亦言過其實。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顯示,越南人均收入只有美國約20分1,電單車仍然遠比美方銳意外銷的運動型多用途車(SUV)普及;美企出品也未見得因而比中資等對手更具價格或性能優勢,可向政府大幅增繳稅款。
而且,外國政府願意購入美債,協助撐起美方與日俱增的開支,先決條件往往是對美有貿易盈餘,需要為手上美元尋求出路。只要特朗普堅持對外國徵收較高關稅,甚至以打擊所謂「洗產地」之名,砌詞向轉口貨另設更高稅率,勢必挫損雙邊貿易額,連帶削弱海外美債需求。
特朗普新設的政府效率部,宣稱的削支規模愈縮愈小,連原本主責的馬克斯(Elon Musk)也要黯然下台,早證白宮施政無法面面俱到。《大而美》即將換來的巨額債務,無論對內向基層醫療福利保障開刀,抑或對外向自由貿易體制動手,都無從根本解決。美國日積月累的危機,終必為全球帶來連鎖衝擊。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