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軍援撥火棒 俄烏衝突須降溫
10/05/2022
適逢蘇聯紅軍打敗納粹德軍77周年的「勝利日」,俄羅斯和烏克蘭分別引用二戰慘痛歷史,各自訴諸愛國演繹。這兩個蘇聯後續國家2月爆發衝突之初,各方顯然不曾預想,戰火可延宕至今,且未見任何平息迹象。環球絕大多數國家和民眾樂見俄烏和談,避免人命傷亡、緩解通脹壓力,惟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不斷軍援烏國,猶如火上添油,妨礙局勢降溫。
挪用二戰背景 美烏俄各演繹
俄羅斯總統普京昨在莫斯科紅場閱兵,強調俄軍在烏東頓巴斯地區捍衞「母土」,為其未來而戰,與美國撑腰的「新納粹」短兵相接,無可避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反指控,俄國正重覆希特拉政權的「可怖罪行」,攻城掠地、橫暴凶殘。
普京未有如一些分析預期,藉勝利日宣布重大軍事決定,如將特別軍事行動升級為全面戰爭,但還是清晰表達,必須對抗烏國,承接先輩開展的納粹抗戰。
俄羅斯現時幾乎取下烏東馬里烏波爾,可望接通由親俄分子控制的邊境城區,以及黑海克里米亞半島,戰綫、補給綫皆可大幅縮短,形勢將有所改善,但不僅澤連斯基堅持烏國終必取勝,不失城池,西方亦搖旗納喊,英國國防大臣華禮仕便聲言,「我們的核心政策是普京在烏定要敗走。」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曾呼籲普京,趁着勝利日當即終結戰事,但同時申明,將繼續支持烏國樹立自衞權,當中成員國加拿大周末宣布對烏提供5,000萬加元(約3億港元)的額外軍援,顯然無助鼓勵俄烏,嘗試走向並未完全關上的和談大門。
蘇聯1979年入侵阿富汗後,美國與沙特阿拉伯、英國等軍援當地聖戰組織抗衡,不少分析批評,包括拉登在內的伊斯蘭武裝分子因而更心雄。
戰事推高通脹 華促維護和平
白宮一直堅持,今次在烏克蘭也不是打代理人戰爭,惟美國對烏的軍援,實際上愈見精良,連國會也挪用二戰歷史,重推類似當時「反法西斯」的軍備法案,為援烏進一步提供法理基礎和套上光環,國際關係泰斗米夏摩(John Mearsheimer)直指,美方目標逐漸改變了。
據他分析,美國原初僅旨助烏抵住攻勢,但當發現烏軍發揮出色,美方開始希望戰場上重挫俄軍,也祭出連串制裁挫損俄國經濟,大家甚至可爭辯,拜登政府究竟是否有意,藉此一舉將俄羅斯踢出強國行列。國防專家克拉克(Michael Clarke)憂慮,普京當前選擇有限,恐會一往無前,將烏國戰事升級,或將戰火燒至周邊國家。
俄烏戰事難見止息,國際油價近月持續高見每桶100美元以上,糧食價格更處於歷史高位,全球都在承擔通脹惡果,美英等國也多了基層需要節衣縮食。正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所指,國際社會應該共同捍衛二戰勝利成果和國際公平正義,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及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更要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寧。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