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家印花稅宗數增 港府宜緊盯
12/09/2017
政府雖一再增加針對外地客和公司客的樓控辣招,惟其入市意慾再燃,上月買家印花稅宗數創加辣以來新高,且他們買樓目標似轉攻中價盤,相信當局正密切監察。
中小戶門檻低 投資回報較高
稅務局昨公布的數據顯示,反映外地客、公司客入市情況的買家印花稅,8月份錄得325宗成交,比7月份上升27%,創去年11月加辣以來新高,但有關稅款按月下跌12%。造成買家印花稅宗數增加,但金額減少的現象,底因應有三。
首先,發展商近幾個月積極推盤,主要是以中小型單位為主,由於金額相對不高,相對於動輒要幾千萬元的豪宅盤而言,入場費較低,市場承接力也較大,不止吸引本地首置客,連外地客和公司客也積極入票。
其次,發展商為了催谷樓盤,都會提供一些優惠給買家,用來抵銷買家印花稅甚至雙倍印花稅的稅款,從而吸引外地客和公司客入市,令到成交宗數增加。
第三,由於市場對細價樓需求殷切,令到納米樓有價有市,外地客和公司客入市大多是作投資用途,追求回報高,當中以收租最穩陣,而小型單位的回報率最高。據差餉物業估價署7月份資料顯示,中小型單位的租金回報率介乎2.5%至2.8%,遠高於豪宅的2%至2.3%。
入市意慾再燃 政府密切監察
外地客和公司客上月積極入市,是否意味買家印花稅已失去阻嚇力?他們是否已轉向投資中下價樓?他們可能是看好未來樓市升幅超過買家印花稅率的15%,因為港府缺地,就算特首林鄭月娥成立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研究短中長期覓地方案,但覓地需時,短中期難以扭轉樓宇供需失衡現象。即使近月市場正在觀望林鄭的房屋政策出台,令樓價升勢放緩,但過去一年樓價仍升了逾17%。
相信港府正密切監察樓市發展,甚或伺機而動。去年11月當局加辣是可作重要指標,當時港府將雙倍印花稅率劃一為15%,港人首置客和換樓客獲豁免,理由是樓價在半年內升了10%,而在加辣前3個月每月升幅逾2%,9月和10月的雙倍印花稅成交宗數逾2,000宗,比1月至8月間平均低於1,000宗高出逾1倍。
按差餉物業估價署7月份統計,樓價按月升幅低於2%;但7、8月雙倍印花稅成交宗數已升至2,875和3,086宗。若樓價升幅擴大,而成交續企於2,000宗以上,港府或會考慮再加辣,小業主與想置業的市民要額外留神。
獨家優惠【etnet x 環球海產】用戶專享全場95折,特價貨品更可折上折。立即使用優惠代碼【ETN1WWS】,選購五星級酒店級海鮮► 立即瀏覽





































